1、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基础。他的所作所为包括
①统一文字 ②进一步推行郡县制 ③修建都江堰
④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⑤建立皇帝制度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崇德原籍河南省商城县……七七事变后奉令参加华北抗战。原平战斗,奇袭阳明堡敌飞机场,焚毁敌机二十四架,毙敌数百。零时与寇军肉搏数次,卫国殉身,效命疆场。这种壮烈牺牲精神伟大,重于泰山。”材料中赵崇德烈士参加的阳明堡战斗属于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4、有学者说: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正式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侧重维护平民的利益
5、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 秦始皇统一文字
C.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 明太祖八股取士
6、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法兰克王国
④阿拉伯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康熙帝曾写过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评价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雅克萨自卫战争
8、下列关于闭关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朝实行的完全禁止对外贸易的政策
B、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
C、闭关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D、闭关自守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9、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A.印度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地中海——古罗马——帕特农神庙
D.爱琴海——古希腊——楔形文字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1、《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A.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D.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12、英语中将country、nation两词翻译为国、民族,没有family的概念。而在中国人特有的观念里,两词都与国家对译,汉语中国和家相连接,只是一大一小而已。这反映中国
A.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B.政治关系优于亲缘关系
C.古代的国家体制源于家庭
D.汉语文化推进英语发展
13、19世纪“自60年代到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赞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倡导
A.全盘西化 B.师夷长技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14、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行总统制”,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6、导致苏联(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 1921 | 1923 | 1925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23.13 | 34.55 | 4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17、“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qì,不生草木的沙石地)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18、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1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 佛教的传入
B. 民族的汇聚
C. 疆域的扩大
D. 全国的统一
21、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22、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慕尼黑阴谋”
B.二战全面爆发
23、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_____进军,法西斯政权在_____建立起来。
2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25、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①西周行分封制 ②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④清朝设军机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6、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_______”。
27、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暴政:
(1)纳粹党利用“_____”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_____人和_____;
(2)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_____;
(3)纳粹政权为加强_____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_____;
(4)疯狂迫害_____;
(5)希特勒大力发展_____,积极_____备战。
①_____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_____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_____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8、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内战爆发:
性质: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革命。
30、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31、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32、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宋元时期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变化。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大提高,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巨大影响。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33、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主席做了重要报告:“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上,发出了许多代表时代主题的“声音”。
[新纪元的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件开辟新纪元的事件?
[巩固政权的豪迈]
“西方侵路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2)彭德怀这句话是针对什么事件说的?
[探索时期的回声]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荣毅仁
“鼓足干动,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党的总路线
(3)荣毅仁提到的“失去剥削所得,人人富裕”的改革的实质是什么?1958年总路线导致了当时哪些失误的产生?(举一例即可)
[转折的佳音]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粉碎敌人的新的进攻...必须彻底纠正过去军事领导上所犯的错误,并改善军委领导方式。”
——1935年,张闻天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1978年,邓小平
(4)材料反映了党历史上哪两次转折性会议?第二次转折会议有什么影响?1978年党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