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前期,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荒田的大量开垦 B.天然植被的破坏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沉重的赋税
2、“开凿大运河”“创立进士科”“营建洛阳,多次巡游江南,暴政而亡”。由此可知,这个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高宗
3、990年一个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他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 )
A.瓦子
B.票子
C.会子
D.交子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1141年宋金和议
B. 岳飞郾城大败金军
C. 金迁都
D. 澶渊之盟
5、明朝郑和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海外贸易,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B.加强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D.占领亚非各国,建立殖民地
6、明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的汉族王朝,明朝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那么明朝灭亡于
A. 蒙古人的入侵
B. 满清入关
C.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
D.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7、科举制的的诞生是隋朝的一个重要的创举,其主要作用有 ( )
A.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 B.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C. 使有才能的人由此参政 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8、《隋书》记载:“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於涿郡。”这段材料反映的是隋朝( )
A.修筑了长安城 B.完成南北统一 C.开通了大运河 D.开创了科举制
9、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可以用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
B.马可波罗来华
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
10、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A. 接受汉族文化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巩固东南海防
D. 鼓励官员进谏
11、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名字命名的,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他的名字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宋应星
12、《七子之歌》是闻一多的经典爱国组诗,其中《澳门》一诗更是被改编为歌曲传唱海外,表达澳门子民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心情。今年(2019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A.10周年 B.15周年 C.20周年 D.25周年
13、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内涵是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作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兴起于( )
A. 唐朝的蜀地 B. 宋代的江浙地区 C. 宋代的蜀地 D. 宋代的海南岛
15、唐代,马球仅是贵族的娱乐活动;而宋代,蹴鞠成为全社会的娱乐活动,城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这些变化顺应了宋代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A.市民阶层 B.商人 C.达官贵人 D.士大夫
16、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促进了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可见促进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唐朝统治者的作用 ②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
③风调雨顺,没有天灾 ④兴建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8、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19、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都是我国革命或建设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
C.都是各自独立且不相关的思想理论体系
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20、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1、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他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_____。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__。
2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23、唐朝经济盛世繁荣,其中在农业方面: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______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商业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长安城繁华的商业区是 ______.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__________。
(2)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______”。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4)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
25、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______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26、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27、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8、1115年,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29、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30、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31、连线题
32、列举题:
(1)请列出明朝两部著名的科技著作。
(2)请列举明朝两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列举明朝对外交往的两例事件。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棒,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材料二: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位于古城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
材料三: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下诏亲征。
——魏源《圣武记》
(1)材料一中被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郭沫若对他做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及的清朝驻藏机构是哪一年创设的?这一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列举两项康熙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