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代,农具的发明与推广是经济繁荣与发展的表现之一。以下这两幅图片分别是( )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 ④
C.①③
D.② ④
2、下列记载了玄奘游历,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农政全书》
3、水稻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明作出的重要献、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北京人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魏晋时期
B.隋朝
C.唐朝
D.南宋
5、明朝时期有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骚扰和侵略,其中包括
①日本②荷兰③葡萄牙④英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开元盛世”是我国唐朝的盛世之一,当时,社会此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开元年间的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如图是反映了隋朝重大历史事件,②相关事件是
A.定都长安
B.统一全国
C.开凿运河
D.开创科举制
8、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隋朝暴政而亡
C.魏晋北民南迁
D.汉末军阀割据
9、上题中的诗歌体现了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心态?( )
A.立志收复中原 B.与金对峙 C.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D.向往和平
10、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是
A. 回纥族
B. 突厥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11、“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城内有拜火教、景教寺庙”。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12、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现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阻卖艺谋生。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元朝大都
D.清朝北京
13、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4、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赶超英美 D. 进行三大改造
15、10世纪初,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各部,建立政权的是
A. 朱温
B. 耶律阿保机
C. 元昊
D. 完颜阿骨打
16、《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社会景象。它既是绘画作品,同时也承载历史。这幅伟大作品描绘了当时( )
A.发达的中外交通
B.严格的坊市界限
C.豪迈的尚武风气
D.繁华的都市生活
17、如图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取得郾城大捷 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
A.铁木真
B.岳飞
C.文天祥
D.完颜阿骨打
18、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约有-半是国外引进的。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水稻 ⑥向日葵
A.①②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9、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
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从左图到右图,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相权不断削弱
D. 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21、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____。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
22、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3、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4、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5、灭金:蒙古与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_____年,蒙古灭金。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的局面形成。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26、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的开封、南宋时的____、元朝时的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____的场所,叫做“____”。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____”。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3)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最为重视。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杂剧形成于____。
27、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
28、清朝的疆域
(1)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_,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________国家。
29、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___局面形成。
30、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31、连线题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3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一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中国大陆永远联成了统一的整体。”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该材料描述了什么事件?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3)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