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地理区域中,属于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 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 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
C. 黑龙江省、黄河、长江,珠江 D. 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2、关于台湾岛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阿里山为全岛最高峰
B.主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台风、地展等
C.经济以“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为主
D.全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 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 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4、下列称号与澳大利亚不符的是( )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世界活火山的博物馆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5、下列事物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碉楼 B.柑橘 C.窑洞 D.蒙古包
6、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7、从区域划分的角度来说,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山西
C. 珠海
D. 山东半岛
8、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北方地区水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
A. 草原和绿洲 B. 荒漠和绿洲
C. 高山和草原 D. 高山和森林
10、下列产区与物产组合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甘蔗 B. 华北平原——油菜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D. 海南岛——大豆
11、我国四大区域中,人口最为稀疏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 土地资源不足 B. 化肥农药不足 C. 劳动力不足 D. 水资源不足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B.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C.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14、下列地区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A. 东亚 B. 欧洲西部
C. 撤哈拉以南非洲 D. 中东
15、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 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 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 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6、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17、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 B. 地震 C. 退耕还林 D. 干旱
18、下列对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南方地区
B.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北方地区
C. 亚洲天然植物园——长江三角洲——南方地区
D.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青藏地区
19、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A. 经济发展的速度 B. GDP的高低
C. 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 D. 在发展的同时不损坏今后发展的利益
20、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交通网四通八达 B.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C. 兴建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D. 城市住房相当紧张
21、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其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布星点状绿洲的盆地是________。
22、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是 。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G为____湾,C为____海,B为____海,BC之间有____海峡相连。
24、_____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25、北方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上,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26、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27、西亚被称为“________”。土耳其的________羊毛,阿富汗的________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以色列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大力发展________农业,取得了瞩目的农业成就。
西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美国花巨额代价攻打伊拉克,主要是想控制该地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此资源储量较丰富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伊拉克的________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8、西北地区的畜牧基地有内蒙古草原、________、________。
29、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3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_________(省级行政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31、读“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征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它充分利用紧邻________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________、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发展了一大批________企业。
(2)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出口至________、________、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3)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却逐渐失去台商青睐。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32、 回答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条件是
(2)为什么西北地区农田、村镇、城市在本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3)青藏地区的海拔高,气温低,为什么太阳能资源丰富?
33、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 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南方地区,B.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D.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平均海拔超过________米, D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一线。
(4)图二中的四幅图中,C图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能反映南方地区的是图________。
34、读“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出口 和 为主。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 工业, 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了“ ”型的经济。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3)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是什么?(列举2个即可)
(4)你认为该经济发展模式适用于什么样的国家和地区?
3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
(2)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