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西上饶2025届初一地理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北方地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

    A. 20%、40%   B. 25%、55%   C. 25%、1%   D. 30%、40%

  • 2、下列地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东北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山东丘陵

    D.青藏高原

  • 3、“聚宝盆”和“天府之国”分布指的是(     

    A.准格尔盆地、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C.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成都平原

  • 4、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 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 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 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 松嫩平原、江汉平原

  • 5、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A. 四合院 B. 高脚屋 C. 窑洞 D. 蒙古包

  • 6、西北和青藏地区农业的共同点:( )

    A.西北的农业为河谷农业 B.青藏地区农业为灌溉农业

    C.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制约农业的因素都是水源

  • 7、中新网北京2013年5月13日电 习近平同志13日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的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该材料反映了北京的( )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交通职能

  • 8、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

    A.北京中关村 B.清华大学 C.中国科学研究院 D.北京大学

  • 9、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快捷、便利的交通

    B.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

    C.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D.稳定的比较重大的军事订货

  • 10、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低,每天大量进口木材

    C.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D.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 11、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夏季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 12、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浪东流,沟通了东西邮交通,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热形复金多稚 B. 山区面积广大 C. 地势西高东低 D. 山脉纵模交错

  • 13、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14、(2016广东)2016年5月由深圳开往乌鲁木齐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开通。深圳的小明同学准备暑假时乘坐该趟列车去新疆旅游,列车驶出广东后,沿途不可能看到

    A.   B.   C.   D.

     

  • 15、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起伏大

    B.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的生产

    C.是我国春小麦、甜菜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 16、在联合国中,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是(   )

    A. 联合国大会 B. 安全理事会 C. 国际法院 D. 秘书处

  • 17、(题文)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为我国主要的牧区,这里放牧的主要畜种为

    ①三河马  ②细毛羊  ③牦牛  ④滩羊  ⑤藏绵羊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 18、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 澳门与香港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旅游业都很发达

    B.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C.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岛屿,岛上山地面积广大,其主要民族是汉族

    D. 上海是我国的最大城市,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 19、在我国,以“黑土地”著称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20、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东北平原的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 北京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故宫、天坛、鸟巢、颐和园、长城

    C. 北京的沙尘天气在增加,淡水资源在减少,流动人口也在减少

    D. 适合在北京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中,位于北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   谷地和   谷地。

  • 2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景观,请判断塔里木盆地属于________景观。

  • 24、“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向东到达的城市是________。

  • 25、读图10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示区域地标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2)铁路干线L是   铁路,重庆简称是

    (3)甲地位于 (地形区),乙地位于 (地形区),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差异。  

  • 26、四合院和胡同是______________(城市)的传统民居;日月潭是______________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 27、北京的地理坐标位置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气候类型),位于___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

  • 28、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29、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人为的原因是________。

  • 30、黑龙江北部的荒原,过去被叫做“ ________ ”,如今已被改造为“ ________ ”。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下面资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材料二  小刚家住江苏昆山,在上海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小刚的家离单位虽然有较远的距离,但小刚每天乘坐高铁上下班很是方便。小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上海周边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由于交通发达,周末,小刚有时带领家人到周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水乡周庄等地游玩,有时到休闲会所听评弹,品茗茶……

    (1)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具有什么作用?

    (2)小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会,往返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同城市之间,犹如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社会现象称为什么效应?

    (3)产生这种社会效应依托的条件是什么?

  •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广布,有人形容这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闭塞一度成为严重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经过多年奋斗,贵州依托3万多座桥梁,不断突破地理局限,打开区域发展格局。

    材料二:化屋村是一个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这里曾经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村。近些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依托当地传统的苗绣和蜡染技艺等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为化屋村带来蝶变,2022年,化屋村返乡创业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外出打工的人数,也许从202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不会再聚少离多。

    材料三:贵州地形图和化屋村景观图。

    (1)贵州省简称____,位于我国西南的____(地形区),地表崎岖不平,交通闭塞一度成为严重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化屋村位于____山腹地、____(河流)峡谷深处,这是一个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

    (3)据材料,近年来,随着____条件的改善,化屋村越来越多的____(特色产品)被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当地浓郁的苗乡文化,独特的美食、美景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4)化屋村返乡创业人员逐渐增多,请为他们提出合理的创业建议。

    示例:依托苗族独特的美食,发展特色农家乐

  • 3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台湾省隔B   海峡与A   省相望,约80%的人口祖籍为该省,所以闽南语在台湾省通用。

    (2)台湾省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为   气候,地势特点是  

    (3)列举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任写一点)

  • 34、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东起A________,此山脉是黄土高原和____平原的分界线。

    (2)支流:②_______、③_______。流经本区的河流①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_______

    (3)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原因。

    自然原因是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_______

  • 35、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左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1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2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从甲、乙两杯对比来看,较浑浊的是____杯,该杯的植被情况是____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高原。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