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横线上。
气势磅(_______) 久(_______)盛名 雄伟(_______)观 高朋满(________)
门庭若(_______) 琴(_______)书画 深思熟(_______) 无所不(________)
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梦想 ( )的翅膀 ( )的活动
( )地点头 ( )地宣布 ( )地考虑
开得( ) 跑得( ) 观察得( )
展开( ) 表演( ) 交换( )
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1.爱不(___)手 2.(___)烛夜游 3.欣喜(___)狂 4.千(___)一发
5.精(___)求精 6.舍(___)逐末 7.身(___)其境 8.张(___)李戴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变成小狐仙后,尼尔斯的身形变得_____,并且有了一项特殊的本领:_____。(填序号)
A.很小 B.很大 C.能听懂动物的话 D.能像小鸟一样飞行
(2)《骑鹅旅行记》是_____(填国家)作家_______(填人名)的童话作品。
(3)节选片段告诉我们:_______(填人名)变成了小狐仙,他的_______和_______都和以前一样,但是体形变得_______。因此,________嘲笑他;________也不怕他,还说他________;______拒绝帮助他.并且向他示威;_______也声讨他。
(4)为了守护自家的鹅,尼尔斯骑到了_______的背上,开始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5)体会尼尔斯的心理变化。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
这句话是_______描写。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而此时尼尔斯的心情却非常________,我从中感受到________。
5、填空题。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
3.《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
4.常见的叙述方式有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5.环境描写分为_______环境描写和_________环境描写。
6、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7、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在体裁(形式)上属于 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派诗人。
A.五言绝句;山水田园 B.五言律诗;山水田园
C.七言绝句;边塞行旅 D.七言律诗;边塞行旅
【2】下列对诗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作者偶然路过朋友的农庄,却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B.三、四句中的“合” “斜”二字,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城外山峦起伏的优美的农村风光。
C.五、六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作者与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农村风味和劳动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
D.七、八句写重阳节再来,自然流露出作者对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8、阅读理解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①,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金络脑:一种贵金的鞍具,借指马受到重用。
【1】先解释画线字的含义,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力壮,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大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岁了,大伙儿叫他“路慈”。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结束来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老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和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着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美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天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忘不了路瑟。
【1】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老师感情变化的词语。
【3】我是学习小能手。(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道理 无知的( ) ( )地叫骂
( )的皮肤 硕壮的( ) 真正的( )
【4】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用“——”标出。
【5】“咀嚼”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几个词语概括出路瑟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皮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轨,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选文从神态、______、______ 等方面来描写父亲,从文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
【2】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给我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背影》,我们感受到父爱之深。同学们,我们从呀呀学语到即将毕业,爸爸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经风雨,冒酷暑,我们感动,我们流泪!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对爸爸说,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1)“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
(2)“又看看我”是因为:
_______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轻快高亢
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石榴
郭沫若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儡,一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绣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儡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⑧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⑨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1】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做了生动的描绘。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和花的特征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死海不死》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在亚州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文中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对这个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概”一词用得准确,因为说明文中模棱两可的词语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注重科学性,用词要极为准确,“大概”一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所以是恰当的。
C.这个词可用可不用,用了能起到一定作用,不用也不影响文章的表达。
D.“死海”得名的原因还没有充分的依据,用“大概”来表示推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朱怀镜将自己的江边房租给宋大庆使用,租期5年,第一年的租金为15000元,后四年为18000元。
①这项条款的争议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朱怀镜要挽回损失,这项条款将如何修改?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心愿
要求: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语句通顺流畅,意思清楚明白。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