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湾台北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红( )绿 ( )( )起舞 富丽堂(  ) 花( )锦(

    ( )( )荏苒)张( )望)名思义  乐此不(

  • 2、先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解释句子。

    (1) 学而时习之,不亦

     

    (2) 吾日三省吾身。

     

    (3) 彀弓而兽伏鸟下。

     

    (4) 为汝多知乎。

     

     

  • 3、比一比,组成词语。

    勃(     幕(     经(     姿(    

    脖(     暮(     径(     资(    

     

     

     

  • 4、在括号里填上怡当的词语。

    ______的光斑   (______的花边   (______的瞳仁

    ______的月亮   (______的气氛   (______的翅膀

  • 5、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___________,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 8、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____

    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能力。

    毕业感言一

    今年六月份,我就要离开美丽的校园,离开与我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和老师,带着依依不舍之情,走进初中学校的大门,迎来新的学期。

    在小学学习的六年里,教过我的有几任老师,她们不仅在学习上关心我,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我妈妈般的爱护,但是有一个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那便是教我们数学的潘老师,她虽然(   )关心我们的学习,但是(   )关心我们的成长。

    四年级时,我们班同学都订了学生奶,在第二节下课后喝上一杯学生奶,补充大脑营养。这对我们本是有好处的,但是在北风呼啸的冬天里,喝着冰凉的牛奶,不少同学开始拉肚子,潘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能让我们喝上热乎乎的奶,潘老师每天从高高的三楼提着一只大红桶走到一楼的热水房里,提一大桶热水,一级一级慢慢地走上三楼,给我们热奶。有一次,我刚好看到这一幕:体型较胖的潘老师提着热水,一只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爬,每爬一级就喘一口粗气,看到潘老师这么艰难地走着,我多么希望楼梯能够短一些,让老师不那么累。

    再过不久,我将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进入初中,逐步朝自己的目标奔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活里,我们师生之间的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将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这将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我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更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恩情!它将激励着我,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毕业感言二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瞬间就要消逝。即将离开母校,即将离开老师,即将离开同学,我心中充满留恋之情。

    忘不了,美丽的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在您的怀抱里,我们受到了教育,养成了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作风。在您的怀抱里,我们获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茁壮成长。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您就如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我们这些小禾苗。您让我明白了:阳光是怎样照亮人间的,园丁是怎样照顾花朵的,春风是怎样染绿世界的……在我的眼中,老师,您既温柔又威风(   ),既平凡又宏大(   )。老师,您就是我心中的春雨,您就是我心中的阳光……我将永远感激您。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我们并肩走过了六年,这六年,你送给了我一颗友谊的种子,播进我的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转眼间,却要分开,心中怎能平静呢?那么,就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钟,让友谊地久天长!

    我将珍惜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给母校留下美好的印迹,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给同学留下美好的记忆。

    1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请你在括号里换上合适的词语。

    2“毕业感言一”写的具体事例是_________

    3这两篇毕业感言的开头,作者都吐露出自己的真情。用原文中的词语说,“毕业感言一”是_____之情,“毕业感言二”是______之情。两篇感言在写作手法上有所不同,“毕业感言一”通过回忆,重点突出了________;“毕业感言二”通过三段“忘不了”,分别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和难忘。

    4哪篇毕业感言更打动你?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佳篇赏析

    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冲过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另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慢慢地走到躺在地上的那个人身边,用鼻子闻他的脸。这时候,他吓得连呼吸都停住了。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这时,树上的那个人爬了下来,笑眯眯地问:喂!朋友,刚才熊在你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呀?

    他告诉我,不能和在危急的时候扔下同伴逃跑的人做朋友。

    1一只熊冲过来,这两个朋友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的那个人问熊说了些什么时,装死的那个人是怎样回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联系上下文,给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应选哪个解释呢?

    姑母写信(   )信笔涂鸦(   )找到了自信(  

    3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5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林清玄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感叹的是什么(  )

    A. 感叹自己不如小偷

    B. 感叹小偷技术全面,本领高

    C. 感叹小偷前途似锦

    D. 感叹小偷能力非凡,但没有正确方向,做了不正当之事,并为此惋惜

    7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关于最终一词的理解,你认为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 事情的结局称为最终

    B. 列夫托尔斯泰成为了文学家

    C. 列夫托尔斯泰因得到了屠格涅夫的欣赏而充满自信,发愤图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D. 自然规律,顺理成章

    8请用 划出文中描述20年后小偷的句子,你从已经诚挚脱胎换骨中体会到   ,读着这样的词语,你的语调是 ,心情是  

    9这篇短文通过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

    2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3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

    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品尝时,那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真是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关的花和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海洋    ________的梨花

    2找出梨的果实特点。 

    ①形状:________

    ②颜色:开始时________,后来________

    ③味道: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给树苗一块土地,秋天便可收获满树果实;给鱼儿一汪清水,鱼儿便可收获自己的天地;给鸟儿一片天空,它们便可收获自己的快乐……毕业之际,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那点点滴滴的收获。在写的过程中,要围绕“成长”二字精心选择具体的事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