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这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丁香结》一文先从颜色、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又由物及情,感悟“丁香结”,最后以丁香结象征着_____结尾,告诉我们_____。
(3)诗中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低月明之景:_____,江清月近人;有黑云散去、碧波如镜、水天一色之景: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有轻云飘浮、星光稀疏、小雨初来之景:_____,_____;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远之景:_____,青山郭外斜……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_____写的,这首词描写了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可以看出来。
2、比一比,再组词。
岭 __________ 暖 __________ 闲 __________
铃 __________ 缓 __________ 闭 __________
3、标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呻吟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枣________
镊子________ 女佣________ 殡仪馆________
4、成语填空。
(______)(______)不安 心(______)肉(______) (______)滋(______)长 东施(______)(______)
化(_____)为(_____) (_____)(_____)吞枣 小心(_____)(_____) (_____)(_____)风霜
5、填空。
小说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在《桥》中,我们感受到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在《穷人》中,我们又感受到了小人物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具”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7、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9、阅读
珍藏的红书包
①在我家的衣柜抽屉里,有一个红书包。我珍藏它已经有二十年了,每次看到它,眼前就浮现出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四年级。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痒。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放学时,汪丽娜走在我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气。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个这样的红书包。
③一连几天,一放学,我就跑到文具店去找这样的红书包。终于,在一家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点儿看,一会儿退远点儿看,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看,怎么看也看不够。它太漂亮了,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④我奔跑着赶到车站,等妈妈坐公交车下班回来。我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妈妈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扯起妈妈的衣袖就把她拉到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我便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好像心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文具店要关门了。
⑤夜里,我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哭起来,居然哭醒了。我擦擦眼泪,突然发现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房间还没有睡,我又隐约听见他们好像在讨论着什么。妈妈摇摇头,爸爸跟妈妈说着什么,妈妈摆摆手,爸爸又继续说着什么……,最后妈妈点了点头。房间的灯熄灭了。
⑥第二天,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他今天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于是,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个红书包,同你的那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忐忑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了。
⑦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的膝盖抹红药水。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拐弯时不慎摔倒了,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不禁低下头。
⑧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这下我有点儿傻眼了。回到家,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和妈妈。爸爸说:“你能欣赏美,这已经很好了,可是……”妈妈说:“你能追求美也没错,可是……”
⑨爸爸、妈妈当年说了什么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是,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的事物,它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我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再没有为想得到它而伤害别人了……
⑩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给了我生活的启示。
【1】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动作进行的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结尾写道,“我不禁低下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爸爸、妈妈在讨论什么,他们各持怎样的意见?讨论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爸爸、妈妈说的话,并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这个红书包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读故事。
小战马(节选)
西顿
一个冬天的清晨,天快亮的时候,小战马正悠闲(的 地 得)在三叶草地里散步。这时,他碰到了同样正在闲逛的灰狗,灰狗一看见小战马,就朝他扑了过来。
小战马和灰狗在雪地上飞奔(bēn bèn)起来,摇摆、转弯、闪躲,你追我赶,脚掌与雪地接触时发出噗噗噗的声音。与灰狗相比,小战马更害怕寒冷的天气;地上柔软的雪给小战马造成的阻力更大;还有一点,因为小战马刚吃了很多三叶草,肚子沉沉的,灵活度有些下降。尽管如此,小战马在雪地上还是跑(的 地 得)很快,每次他的脚与雪地接触就会朝后扬起很多雪花。他们还在你追我赶着,一路上都没有能让小战马可以一下就钻(zuàn zuān)进去的树篱,而且每次当他试图靠近看上去能通过的树篱时,灰狗就机敏地拦住他。突然,小战马朝东边一个空旷的牧场跑去,看来聪明的他有了新的主意。看到小战马朝东边跑去,灰狗也马上掉转(zhuǎn zhuàn)了方向。在他们相距50米时,小战马突然一个急转弯,成功地与灰狗拉开了距离。然后,小战马左冲右突,把灰狗搞(的 地 得)晕头转(zhuǎn zhuàn)向。这时,小战马来到了一个农舍。那里围着高高的木栅栏,栅栏上有一个像母鸡那么大的洞,但小战马的另一个劲敌—— 大黑狗就住在这儿。
小战马穿过栅栏上的洞进了院子,藏在了某个地方。灰狗发现自己钻不过去,于是就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用力往前一跳,越过了栅栏。可由于他用力过猛,一下子掉进了母鸡堆里。母鸡们被这从天而降(jiànɡ xiánɡ)的不速之客吓到了,扑扇着翅膀咯咯咯(的 地 得)乱叫,四处逃窜。母鸡们的动静惊动了她们的看管者—— 大黑狗,大黑狗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就在这混乱中,小战马又从刚才钻进来的洞钻了出去,顺利地逃走了。至于掉在母鸡堆里的灰狗怎么样了,小战马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灰狗就再也没有找过他(的 地 得)麻烦。
【1】“小战马”指的是( )
A. 一匹马 B. 大黑狗 C. 一只兔子
【2】括号中拼音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
A. bèn zuān zhuàn zhuǎn xiánɡ
B. bēn zuān zhuàn zhuǎn jiànɡ
C. bèn zuàn zhuǎn zhuàn xiánɡ
D. bēn zuān zhuǎn zhuàn jiànɡ
【3】文中( )内“的、地、得”运用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
A. 地 得 得 地 的
B. 得 地 得 的 地
C. 的 得 得 的 地
【4】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为贴切的是( )
A.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和灰狗斗智斗勇,让猎狗吃尽了苦头,表现了小战马无与伦比的毅力和勇气。
B.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遇到凶猛的灰狗巧妙脱身的故事,表现了小战马的机智和勇敢。
C. 本文讲述了灰狗追赶小战马,最终并未如愿的过程,表现了黑狗的凶猛和忠于职守。
【5】灰狗在与小战马的较量中有比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你用“ ”在文中勾一勾,并试着从语言、内容、表达、句式等方面作简要批注。
【6】展示了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了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西顿是加拿大著名的动物作家,除了《小战马》,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部作品《__________》。擅长动物文学的作家我还知道_________(谁)以及他的著名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试着讲一讲其中一本书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精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把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理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漂浮的塑料袋堵塞了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流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据态,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关分的税。这个方法极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1】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
【2】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______
【3】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
【4】请你给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
12、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
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 拨)1000多米。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 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
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
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 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 挖土 垒墙 填坑 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 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
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 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13、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总而言之”的意思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2)冰心奶奶从书中得到了什么?(2分)
(3)冰心在儿童刊物的题词是什么?(1分)
(4) 你对冰心奶奶的题词有什么看法,写一写。(2分)
14、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本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对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幅画面是第②③句,内容可概括为月亮初升,海面平静。
B.第二幅画面是第④句,内容可概括为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C.第三幅画面是第⑤⑥句,内容可概括为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D.从这三幅画面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在弹奏时也想象到了这些美好的画面。
【3】从画面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先是__________,再气势增强,然后____________。
【4】为什么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6、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18、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曹操的儿子冲曹冲说:“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4.詹天佑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0、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校园橱窗里张贴着《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心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用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以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你的生活除了作业和考试,还有更多的精彩!”
请你自拟题目,以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真实的故事,刻画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参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