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南东方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分别用视”精”组词,并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视:面对敌人,我们不能(   ),更不能(   ),这是一个不容(   )的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   )

    精:这块钟表外观(   ),做工(   ),既是一件(   )的工艺品,也是一部(   )的计时仪器。

     

  • 2、根据所给的意思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__________(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后来才知道,在这__________(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

  • 3、写出下列句中标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1.尼尔斯恳求小精灵把自己变回原样。______

    2.他竭力拍打着翅膀,想追上前面的野鹅。______

    3.小飞蛾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似的。______

    4.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______

  • 4、根据故事内容填空。

    (1)《青铜葵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

    (2)《童年》中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____________

  • 5、照样子,写词语

    (1)一碧千里(一字开头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2)翠色欲流(形容绿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 8、完成下面练习。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九曲的意思是___________自天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黄河汹涌澎湃,向前奔流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感悟。

    吾腰千钱

    永之氓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吾腰千钱:我腰上带着千枚铜钱。□永之氓:永州的百姓。□咸:全、都。□绝:横渡。□中济:渡到江中。□寻常: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意为几尺远。□去:丢掉。□有顷:过了一会儿。□蔽:蒙昧、愚蠢、糊涂。□何以货为:要钱财干什么。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咸               善:_______________

    (2)中济,船破,        皆: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                  怠: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①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②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③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郝副营长_____________的精神。

    【2】选文中加点字“微弱的火光”与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

    【3】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其中,_____句是点面描写中的“点”,_____句是点面描写中的“面”。这样点面结合的作用是_____

  • 11、看路牌,完成练习。

    【1】张欣萱去东丽湖考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情况。她给自己做了一个胸牌,上面姓名的汉语拼音应写成______。在路上,她发现路牌上“漷(huǒ)永路”的拼音模糊了,应是______。在到达漷永路时,她离东丽湖还有______千米。

    【2】判断下面地名拼写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丽水(LISHUI)( )

    (2)莲都区(LIANDU DU)( )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 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个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就不能呢?”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迪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把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画上横线,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假如你来到草原,你想做些什么呢?试着补写。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选自_____的《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4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试着改写后面的句子。

    (1)有的宅院里出来了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往外伸,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___个句子写得好,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____

    改写: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一课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客人的动人情景,反映了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____

    (2)《丁香结》一文中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幽怨,表达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____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____

    (4)《花之歌》是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诗表面上是在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____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中心。____

  • 14、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这两段描写,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作者是如何表达海鸥对老人的这种深厚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这个词,为什么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扩句。(至少扩两处)

    浪花高。

    风吹倒了小屋。

     

  • 1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要求:叙事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