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西宜春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对于高端供应商而言,想要独领风骚,唯一的方法是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B.很多老百姓因为没有专业技术的支撑,辛辛苦苦在田地里了劳作一辈子,可结果还是兀兀穷年

    C.在社会改革洪流之中,很多人满怀一腔热血,慷慨激昂,以气冲斗牛之势高唱自由言论。

    D.面对父亲的突如其来的诘问,儿子不知所措,瞠目结舌,更是无言以对。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中央与地方文化旅游系统相继正式挂牌,诗和远方’从口号走向实际。”这句话是病句。

    B.4月12日晚,马云更新了个人微博,表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同时又强调“年轻人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解析: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等。

    C.《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合(lóng)     (shì)     午(xiǎng)     然人梦(hān)

    B.热(chì)       约(qì)       (zhuō)       仙露浆(jiāng)

    C.俯(kàn)       (ráo)     (rěn)        气方刚(xuè)

    D.轮(kuò)       (zhào)   杀(mǒ)          悲天人(mǐng)

  •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小曼躺在花园的吊床上看伤感小说,直到书从手上漫不经心地落到地上。

    B. 总结前一段反腐工作,我们发现,贪腐分子贪腐手段的多样化,令人叹为观止

    C. 吉安县警方发动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先逮捕“黑”头,瓦解“黑”气,再以摧枯拉朽般扫荡“黑”孽,

    D. 江南十月,碧云天,黄花地,草长莺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6、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强项令》 范晔   南宋 葬以大夫礼。

    B《海燕   高尔基  德国 燕子归来寻旧垒。

    C《春》 朱自清  现代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华歆: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三国魏东海郯(tán)县人。②贼:这里指作乱的人。③托:请托,请求。④宁:难道。⑤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1(乙)文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B.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C.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_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_

    (3)王舍所携人__________   (4)携拯如初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过中不至   后贼追

    B.太丘舍   以日始出时人近

    C.元方年七岁   学而习之

    D.尊君在不   何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5从甲乙两文中,你学到了为人处事的什么道理?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一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这首词,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我们黔南州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请你列举出黔南州的文化遗产。(至少举两种)

    3文化遗产近年米遭到破坏严重,主要破坏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请举出具体内容。

    例:人为因素:战争 非人为因素:地震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1)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

    (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4)折戟沉沙铁未销,   《赤壁》

    (5)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8)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

    (10)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1)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12)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

    (13)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

    (14)宁信度,     《郑人买履》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请你简要叙述《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①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②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③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④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 ,“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⑤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 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要打战。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一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⑥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⑦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⑧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开口说话,嘴巴都像被冻僵了一般。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的寒冷。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雪,但幸好还有爱。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定能回到家。

    ⑨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语言描写

    回答问题

    【甲】“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

    【乙】母亲无比 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请你朗读甲、乙选段中母亲的语言,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2】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你举一例,并分析其效果。

    【3】小说题目是“风雪夜归人”,但文中写他的笔墨并不多,而更多写母亲的“守候”,你觉得偏题吗?为什么?

  •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写作

    请先品读一下满文军的《懂你》: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 ,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完整。

    2)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