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g) 渴慕(mù) 憎恶(wù)
B.掳去(lǔ) 惧惮(dàn) 惶急(huáng) 哀悼(dào)
C.粗拙(zhuó) 诘问(jí) 霹雳(pī) 震悚(sǒng)
D.絮说(xù) 烦琐(suǒ) 疮疤(bā) 咒骂(zhòu)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勋章(xūn) 蓬勃(bé) 随声附和(hè) 袍根问底(páo)
B.安祥(xiáng) 蜷伏(quán) 神采奕奕(cǎi) 参差不齐(chā)
C.秀颀(xìu) 安慰(wèi) 沉默寡言(guǎ) 怪淡不经(dàn)
D.热忱(chén) 恭敬(gōng) 精益求精(yì) 美不胜收(shèng)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倜傥(tì)(tǎng) 人声鼎沸(dǐng)
B.棱镜(líng) 窠巢(kē)(cháo) 咄咄逼人(duō)
C.盔甲(kuī) 吝啬(lìn)(sè) 恍然大悟(huǎng)
D.确凿(záo) 酝酿(yùn)(niàng) 淅淅沥沥(l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调度,持之以恒、积极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B.400米接力赛的枪声已响,风火队发扬拼搏精神,前仆后继,勇夺冠军。
C.刘利伟在中国画的学习道路上善于思考,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
D.作为世界工厂,我国产业链日益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
B. 孔隙 沙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 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
D. 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6、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
A.yìng liè zhé shú
B.yìng liè zhē shóu
C.yīng luè zhé shóu
D.yīng luè zhē shú
7、下列句子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您请教。
B.李老,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笑口常开!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会把你扎出血来了!”
D.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8、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②致邑:给一座城。③修衣:添置衣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③曾子衣敝衣以耕(________)
④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________)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B.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C.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D.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出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首联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10、九年级(1)班举办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搜集两条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或格言或诗句并写在横线上。
(2)请你简述一个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人故事。
(3)你的同学小明学习十分努力,但多次考试成绩都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学习。参加了本次活动后,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的矫健雄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1)《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_写的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__________”,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____________,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2)《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苏州园林(节选)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⑤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⑥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⑦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文本二:
浅谈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①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而是使观临者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给人情感体验和理念升华。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③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
④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儒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⑤道教在哲学上,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家认为,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于是,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
⑥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⑦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摘自网络,有改动)
文本三:
园博百科
自1997年起,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共举办过十二届。下面是第六届至十二届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举办时间和园博会主题一览表。
届次 | 举办地点 | 举办时间 | 园博会主题 |
第六届 | 厦门市集美区 | 2007年9月23日-2008年4月16日 | 和谐共存,传承发展 |
第七届 | 济南市国际园博园 | 2009年9月22日 | 文化传承,科学发展 |
第八届 | 重庆市龙景湖公园 | 2011年11月19日—2012年5月 | 园林,让城市更美好 |
第九届 | 北京市丰台区 | 2013年5月18日-11月18日 | 园林城市,美丽家园 |
第十届 | 武汉金银湖 | 2015年09月-2016年05月09日 | 生态园博,绿色生活 |
第十一届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 实验区南水北调东南区域 | 2017年09月-2018年05月 | 引领绿色发展传承华夏文明 |
第十二届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2018年12月—2019年5月 | 生态宜居,园林圆梦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花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只增加了园林的层次;只有两边无所依傍,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廊子,才增加了园林景致的深度。
B.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园林观,不仅是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C.文本二中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中的“意境”是指通过具体的园林形象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人情感体和理念升华。
D.中国各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传达出园林艺术和人类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理念。
【2】从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角度,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1)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
【3】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2)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4】儒家、道家、禅宗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5】请举例说说儒家思想在苏林园林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14、新年礼物
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李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⑪“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⑫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⑬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⑭“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⑮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1】小说第一段用大量笔墨来写越来越浓的年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小说第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3】小说第十一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5】一边已经答应了雇主帮助照顾老太太,一边是母亲寄来的回家的火车票。你认为李娟该怎么办呢?为
什么?【
15、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要求:不得透露姓名、校名等真实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