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东韶关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李明在讲台上模仿老师讲课时的语气和神态,逗得大家直乐,老师却不以为然

    B.有网友评论,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发布的小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C.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能勤于请教老师,这真是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

    D.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赞赏。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惚(huǎng)          缈(piāo)          待(nuè)            人忧天(gǐ)

    B.护(pì)               赏(jiàn)            (bó)             随声和(fù)

    C.开(zhàn)            塌(tān)            伏(quán)          不经(dàn)

    D.柠(méng)          耀(yào)            (mè)            小心冀冀(yì)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附庸风雅罢了。

    B.他的演说获得如雷贯耳的掌声。

    C.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D.这件事明明是小李的错,你却李代桃僵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而是害了他。

  • 4、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4月3日,杭州亚运吉祥物——智能小伙伴组合江南忆正式与网友们见面了。________________。相比而言,杭州亚运吉祥物可谓是一次大胆创新。

    ①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是熊猫“盼盼”,寓意为盼望和平、友谊和赛出好成绩。

    ②它由“莲莲”“宸宸”“踪踪”三个机器人组成,分别代表西湖、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

    ③回顾历史,首个亚运吉祥物出现在1986年新德里亚运会上,是一头名叫“阿波”的小象。

    ④此后几届亚运会吉祥物也都选择了卡通化的动物形象。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D.安徒生,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坚定的锡兵》等。

  •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煤炭被大规模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数以十万计的烟囱、蒸汽机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   。但那时人们普遍将滚滚浓烟视为一种进步、繁荣的象征,如一名芝加哥企业家在1892年时说,“烟雾是工业圣坛上的香火,在我看来非常美丽。它显示出人类正将自然无意识的力量转换为让人类舒适的力量。”

    A. 然而,空气污染的恶果很快显现了出来。

    B.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两天内63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C. 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污染也在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出现。

    D. 这些日趋严重的污染事件,让民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促使各国政府出手整治。

  •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经典之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B.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保持着不减的热情,本年度的工作才得以一挥而就的完成。

    C.有些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而不前后联系,做起题来仍会捉襟见肘

    D.这种从字面上牵强附会、顾名思义地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只能让学习陷入被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李存审戒子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精美的膳食。膏,肥肉。粱,精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尔父少提一剑乡里 去:________  ⑵授以所出镞 因: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3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①《在狱咏蝉》作于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②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他因牛李党一直抬不起头,一生不得志。死于荥阳,年仅47岁。

    清代施朴华评论这三首咏物诗分别是“清华人语”、“患难人语”、“牢骚人语”。参考示例,抓住划线句,选择另外两首中的一首,谈谈你对 “患难人语”或“牢骚人语”的理解。

    示例:我认为虞世南的《蝉》是“清华人语”。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递,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使然。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权贵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为迎接这一文化节日,班级发起“青春作伴好读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经验介绍】

    你准备就“读一本好书”做主题发言,下列内容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怎样写读后感   ②名人的读书方法   ③读一本好书的意义   ④怎样挑选好书   ⑤呼吁同学们多读好书   ⑥怎样作圈点批注

    A.③④⑥①⑤②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②⑥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⑥⑤

    (2)【任务二:方法分享】

    古人读书,强调“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明末张溥读书通常把书抄一遍、读一遍、烧掉,再抄再读再焚,直到烂熟于心;毛泽东读古籍会随手书录,不断地圈画和批注;数学家苏步青读书,第一遍先读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主张多读精读。你读《骆驼祥子》时,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请简要介绍给大家。

    (3)【任务三:好书共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除了12部必读名著,你还读过哪些好书?请你推荐一本,并写出书名、作者和推荐理由。

    书名:______

    作者: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

    (4)【任务四:读书致远】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班委会安排了朗诵、征文、手抄报等系列活动,语文老师推荐了一系列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班主任意味深长地在班级群里发了下面的图片。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指出其寓意。(100字左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名句填空。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4)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5)历代以来,乡愁的表达形形色色,崔颢在《黄鹤楼》中以   诗句,表达了思乡情怀。

    (6)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的诗句是: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①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有人曾经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从2G到4G的变化:如果2G意味着只能看txt文本,3G则是gif图,4G则进入到视频时代,那么5G呢?单纯用网速的提升去描述5G似乎过于简单化。英国萨里大学5G创新研究中心的拉希姆教授在BBC的采访中说:“如果你觉得5G意味着应用程序不再拖延,视频不卡,网络超负荷的不复存在,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只说出了故事的一半。5G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一次巨大的重修和协调统一。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

    ②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pb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③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将带来大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④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另外,目前,4G网络端到端时廷在50毫秒以上,无法实现远程实时控制,而5G时代,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1毫秒),远程施救将不再是难事。

    ⑥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⑦在5G物联网内,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你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可以立刻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件,操控智能机。

    ⑧物联网不仅可以让你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甚至在列车还未到站的时候就可以告诉等车的乘客们现在还有多少空座。

    ⑨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⑩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⑪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1说说本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2简要概括5G网络所具有的优势。

    3选文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⑨段中的加点字“近”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5选出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   )

    A. 5G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一次巨大的重修和协调统一。

    B. 专家认为,在5G网络下下载电影的速度是在4G网络下下载电影速度的30倍。

    C. 5G网络容量巨大,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主要基础。

    D. 专家预测,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1)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2)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喻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 A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3)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4)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5)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第(2)段“A”处填入的诗句是________,第(3)段“B”处填入的人名是“____

    【3】第(2)段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作用是________

    【4】第(2)段和第(4)段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5】结合本文,在第(3)段省略号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提示: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以微笑珍藏……印度诗

    题目:以微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真情实感。②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剧本外,题材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