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式子中,是单项式的是( )
A. B.
C.
D.
2、把方程变形为
的依据是( )
A.分数的基本性质
B.等式的性质
C.去分母
D.倒数的定义
3、的周长是
,
,
,则
等于(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下列计算:①;②
;③
;④
;⑤
.计算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若n(n≠0)是关于x的方程x2+mx+2n=0的根,则m+n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7、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则其内角和为( )
A.900°
B.1080°
C.1260°
D.1440°
9、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②图象在第二、四象限;③若
,则
;④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已知|a|=3,|b|=2,其中b<0,则a+b=( )
A.-1
B.1或-5
C.-1或1
D.-1或-5
11、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则m的值是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O中,AB为直径,CD为弦,已知∠BAD=60°,则∠ACD=______度.
14、点是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交点,则
________.
15、写出一条开口向下、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任意实数a,我们用表示不大于a的最大整数,则
,如:
,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
(2)若,则x的值为______.
17、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某校开设了四个兴趣小组,A“健美操”、B“跳绳”、C“剪纸”、D“书法”.为了了解学生对每个兴趣小组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出下面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B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共有学生1400人,估计该校喜欢跳绳的学生约有 人;
(4)现选出了3名跳绳成绩最好的学生,其中有1名男生和2名女生.要从这3名学生中任意抽取2名学生去参加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刚好抽到2名女生的概率.
18、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对应关系,解释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可以沿着数轴左右移动,请回答
)
(1)将点B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点D表示的数是 ,A、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移动点A到达E点,使B、C、E三点的其中某一点到其它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E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 ;
19、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B种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宽为a,长为b的长方形。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
方式1: ;
方式2: .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
,
之间的等量关系。
(3)类似地,请你用图1中的三种纸片拼一个图形验证:
(4)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已知:,
,求
的值;
②已知,求
的值。
20、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0,
,
,3,
并用“
”连接.
2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y(m/s)(秒音速)与气温x(℃)的关系,如下表.
(1)直接写出y与x间的关系式;
(2)当x=150 ℃时,音速y是多少?当音速为352 m/s时,气温x是多少?
2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0,4),P为线段AB上的一点.
(1)如图1,若S△AOP=6,求点P的坐标.
(2)如图2,若P为AB的中点,点M,N分别是OA,OB边上的动点,点M从顶点A出发向点O运动,点N从顶点O同时出发向点B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单位长度/秒,在点M,N运动的过程中,探究线段PM,PN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3)如图3,若P为线段AB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过点B作BD⊥OP,分别交OP、OA于F,D两点,E为OA上一点,且∠PEA=∠BDO,探究线段OD与A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3、如图,在中,
,
的外角
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点F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DF.
(1)若,求
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若,求证:
;
(3)若,探究
、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答案,不用证明.
24、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