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I.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①当溶液呈_____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②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单选)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Ⅱ.现有下列纯净物:NaCl、SO3 、CH3COOH、石墨、HCl、蔗糖、乙醇、Fe、NaOH、H2SO4,其中
(1)固态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写出以下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除水垢中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有机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l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方程式中生成H2O 的物质的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 、CaCl2、 K2CO3,现做以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悬浊液中加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且有气泡产生;
(3)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白色粉末一定含_______________可能含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每步操作发生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8、现有下列物质:①Na2CO3•10H2O晶体 ②铜 ③硫酸溶液 ④CO2 ⑤NaHSO4固体⑥Ba(OH)2固体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盐酸 ⑨稀硝酸 ⑩Al2(SO4)3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盐的是_______(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编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5)②物质灼烧时,焰色试验为________色。
9、某温度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4 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________c(B),从0~4 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________Δc(B)(以上填“>”、“<”或“=”)。
(3)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 min时,υ(正)________(填“>”、“<”或“=”)υ(逆)。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第二周期 |
|
|
| ⑥ |
| ⑦ |
|
|
第三周期 | ① | ③ | ⑤ |
|
|
| ⑧ | ⑩ |
第四周期 | ② | ④ |
|
|
|
| ⑨ |
|
(1)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2)①③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3)②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①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第三周期元素中由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
(7)⑨元素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11、核磁共振氢谱(PMR)是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知有机化合物中处于同一位置的氢原子在PMR中为同一组信号峰,谱中峰的强度与分子中给定类型的氢原子数成正比。
(1)甘氨酸(H2N-CH2-COOH)在PMR中可能有_______组信号峰,甘油在PMR中峰的强度之比为_______。
(2)在常温下测得某芳香烃C8H10的PMR谱,观察到两种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其强度之比为2∶3,试确定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12、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三氟化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
(2)NF3无色、无臭,但一旦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18.0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 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正确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填代号),并填写有关的空格:
A.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B.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C.用量筒量取______mL的18.0mol·L-1的浓硫酸;
D.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________的烧杯中;
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F.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___。
G.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
H.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 2cm处。
14、(Ⅰ)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完成下列填空:
(1)1molCH4含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34gH2O2所含原子数目为____。
(2)标准状况下,0.5NA个CO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________L。
(3)标准状况下,33.6LH2和CH4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为________。
(Ⅱ)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g∙mol-1,该气体的质量为m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
(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g∙L-1。
(3)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4)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g。
(Ⅲ)(1)等质量的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molH,含有________g氧原子。
(3)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__molNH3,______mol氢原子,________mol电子。
15、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根据漂白粉的制备原理和电解原理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如图甲所示,没有使用离子交换膜),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则:
①利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L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碱性锌锰电池,在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填“Zn”或“MnO2”),正极发生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电解法可以提纯粗镓,具体原理如图丙所示。
①粗镓与电源_________极相连(填“正”或“负”)。
②镓在阳极溶解生成的Ga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4)我国学者发明的一种分解硫化氢制氢并回收硫的装置如图所示:
若Y极液中的电对(A/B)选用/I-,装置工作时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Y极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
(5)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
16、(1)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只有H2O,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
②若溶液M由10 mL 2 mol∙L-1 NaHA 溶液与10 mL2 mol∙L-1 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____(填“>”“<”或“=”)7,溶液M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c(Na+)>c(A2-)>c(OH-)>c(H+)
B.c(HA-)+2c(H2A)+c(H+)=c(OH-)
C.c(A2-)+c(HA-)+c(OH-)=c(Na+)+c(H+)
D.c(A2-)+c(HA-)=1mol∙L-1
(2)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c(
)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 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 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 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3)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吸收液(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n(
)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n( | 91:9 | 1:1 | 9:91 |
pH | 8.2 | 7.2 | 6.2 |
①由上表判断 NaHSO3溶液显_______性。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