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5、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可获得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
(1)海水提盐后剩余的母液中含有较多Br-,将母液用硫酸酸化后通入足量Cl2,可获得含Br2的海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可知,氧化性Br2___________Cl2(填“>”或“<”)。
(2)以上方法获得的含Br2的海水中Br2的浓度较小,向其中鼓入___________将Br2吹出并冷凝获得粗溴。
(3)向粗溴中通入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若要消耗80gBr2,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
(4)将贝壳煅烧成粉末,然后加入海水提盐后剩余的母液中,可获得Mg(OH)2沉淀。然后将过滤出的沉淀溶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将所得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灼烧得到无水MgCl2,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6、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16.4 g O2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
①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
②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③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O2、O3气体。
①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O2比O3的质量小
②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压强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种气体的密度相等 B.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O2比O3的质量小
(3)气体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
7、金属在化工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铁、铬、镓等在现代工业中备受青睐。
(1)铬是一种硬而脆、抗腐蚀性强的金属,常招于电镀和制造特种钢。基态Cr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_个,Cr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Zn与Ga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3)镓与第VA族元素可形成多种新型人工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就是其中一种,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白色球代表As原子)。在GaAs晶体中,距离每个Ga原子最近的As原子有_____个,距离每个As原子最近的As原子有_______个。
(4)铁的多种化合物均为磁性材料,氮化铁是其中一种,某氮化铁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氮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设晶胞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 _____g.cm-3 (用含a和NA的式子表示)
8、两组同学分别通过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限度。
Ⅰ.甲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后同),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是______反应。
(2)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Ⅱ.乙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在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3)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_____mol/(L•min)。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 NO、CO的转化
b. 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L
9、有两种短周期元素X、Y,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Y元素原子的M层(有电子)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为
。
(1)X元素的原子含有___________个能层。
(2)推断元素名称和符号:X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l与
l
C.C2H6和C4H10
D.和
E.CH3CH2CH2CH3和
F.1H2和 2H2
H.和
(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
(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11、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甲:v(A)=0.3 mol·L-1·s-1;
乙:v(B)=0.12 mol·L-1·s-1;
丙:v(C)=9.6 mol·L-1·min-1;
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
1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其中h、g的阳离子均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g和f的浓溶液制备气体c,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将气体c通入a的水溶液,溶液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体现了c的___________性。
(4)过量的铜与f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铜片有剩余,为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3、用12mol·L-1浓盐酸配制100mL 4.20mol·L-1稀盐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取用浓盐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 ⑤振荡 ⑥定容 ⑦摇匀 ⑧烧瓶贴标签。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取用的浓盐酸体积是 mL,量取浓盐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第⑥步实验的操作是 。
(3)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浓盐酸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盐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少量的水 ;
C.量完溶液,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
14、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1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
15、六氨氯化镁( MgCl2·6NH3)具有极好的可逆吸、放氨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储氨材料。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六氨氯化镁,实验流程图如下:
其中氨化过程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与Mg2+结合能力:H2O>NH3>HOCH2CH2OH>CH3OH
②相关物质的性质见下表:
| NH3的溶解性 | MgCl2的溶解性 | MgCl2·6NH3的溶解性 |
水 | 易溶 | 易溶 | 易溶 |
甲醇(沸点为65 ℃ ) | 易溶 | 易溶 | 难溶 |
乙二醇(沸点为197 ℃ ) | 易溶 | 易溶 | 难溶 |
请回答:
(1)在空气中直接加热MgCl2·6H2O得不到纯的无水MgCl2,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虚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提纯操作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
A.冰浓氨水 B.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 C.氨气饱和的甲醇溶液 D.氨气饱和的乙二醇溶液
(4)制得产品后,该研究小组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定,其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a.称取1.420 g样品,加足量硫酸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
b.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c.用0.20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
d.重复b、c操作2~3次,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10.00mL。
①该样品中氯离子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②将氯离子的百分含量实验值与理论值(36.04%)相比较,请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_(已知滴定操作正确、硫酸根离子对检测无影响)。
16、氯化铈(CeCl3)可用作石油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等,它易吸湿水解。用丙酸铈晶体[Ce(CH3CH2COO)3·5H2O]制备氯化铈的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2)该小组欲用如图装置验证“煅烧”步骤的气体产物。
①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试剂X为____。
②该实验中需采用3.00mol•L-1H2O2溶液。欲配制100mL3.00mol·L-1H2O2溶液,需要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4%的H2O2溶液(密度为1.13g·mL-1)的体积为____mL(保留两位小数),量取34%的H2O2溶液时所使用的仪器为____。
③装置D中石棉的作用为____。
(3)“还原氯化”时,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还原氯化”时,加入过量的NH4Cl可有效抑制CeCl3的水解,解释其原因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