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生物体一样,细胞也会衰老和死亡。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C.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2、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1 | 2 | 3 | 4 | |
处理方法 | 胰岛素 | + | - | + | - |
阿司匹林 | - | + | + | - | |
生理盐水 | - | - | -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 ? | 高于正常 | ? | 高于正常 |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未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3、在装有等量、等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悬浮液、细胞器悬浮液和酵母菌培养液并通入O2。能产生CO2的试管是( )
A.甲
B.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4、冬奥会作为一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竞赛场馆、道路等设施的建设,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为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只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C.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D.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
5、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
B.损伤发生在脑干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6、番茄的抗青枯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青枯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番茄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bb无影响。现有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F₂中弱抗病番茄的基因型有2种,均为杂合子
C.若F₂某抗病番茄自交子代出现易感病番茄,则其基因型为bbRr
D.让F₂中某株杂合易感病番茄自交,子代出现易感病番茄的概率为1/4
7、细胞核能维持基因的完整性,并依靠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来影响细胞活动。细胞核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将核质分开,保证核质之间的生命活动相对独立
B.一般分裂较快的细胞中②的体积比其他细胞大
C.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③进出细胞核
D.④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8、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黑枕黄鹂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就是黑枕黄鹂的生态位
C.生活在林冠层的小杜鹃、大杜鹃及黑枕黄鹂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D.物种间生态位完全分开不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9、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
B.大量使用农药会使害虫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最终会形成新物种
10、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婴儿因缺失a途径,使大脑不能控制排尿
B.脊髓是排尿反射必不可少的低级神经中枢
C.b和c途径对膀胱的收缩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
D.牵张感受器因兴奋而产生的尿意属于分级调节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组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B.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C.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小肠黏膜、口腔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
12、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增强了发现、寻找西番莲的能力。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番莲的化学物质导致蝶产生抗性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西番莲叶形和蜜腺的变化与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D.西番莲、纯蛱蝶、蚂蚁、蝇类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协同进化
13、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药物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能阻碍兴奋的传递
B.某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被回收或分解可防止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
C.重症肌无力病人体内自身产生抗体去攻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过敏反应
D.长期吸食可卡因易上瘾是因为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增加
14、含酶牙膏是添加了溶菌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的牙膏,因为酶容易清除牙齿上的菌斑,达到清洁美白牙齿的效果,深受人们喜爱。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牙膏中的酶为清除菌斑提供了能量
B.酶一般置于低温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
C.高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D.溶菌酶可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进而减少牙齿上的菌斑
15、“撸猫”是现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行为,但部分人对猫过敏,研究发现,猫体内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F蛋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有F蛋白过敏史的人对猫体内其他过敏原也会发生过敏反应
B.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过敏的几率
C.过敏反应与细胞免疫息息相关
D.初次接受F蛋白的人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
16、蝾螈可分成皮肤光滑的水栖和皮肤粗糙的陆栖。某种完全陆生的蝾螈中,其卵内发育阶段仍然具有某些水生幼体的骨骼特征,但在孵化后便拥有了与幼体差异较大的成体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内发育时水生幼体的骨骼特征为分析蝾螈的祖先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B.水栖蝾螈和陆栖蝾螈存在模式上的多样性和类型上的统一性
C.变异和重组是导致出现水栖蝾螈和陆栖蝾螈的重要动力
D.水栖蝾螈和陆栖蝾螈由于栖息地不同而存在生殖隔离
17、在“观察根尖相关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1-5等细胞。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统计多个视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可估计各时期相对时间长短
B.若细胞相互重叠,可能是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C.细胞5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正在形成赤道板
D.漂洗后可用甲紫溶液对组织染色来观察染色体
18、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B.能产生ATP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ATP
C.该物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含糖类
D.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19、人体内有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Na K S C1
B.Fe Zn Cu Mn
C.H O C N P
D.Cu Ca Mg C
20、雄性长颈鹿之间经常甩动脖子和头部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进行打斗,下图为动物行为学家对不同年龄的雌雄长颈鹿头颈部重量比较的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结果支持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B.雄性长颈鹿间的斗争导致长颈形成说明长颈鹿内部存在协同进化
C.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占有的优势可能使其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
D.由此得出的“求偶竞争是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之一”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
21、下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代表的种群数量是固定不变的,称为环境容纳量
B.c点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引起c-e段增长速率下降
C.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对于害虫防治,应在c-d之间选择合适时间进行
22、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23、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大脑皮层可调节许多低级中枢的活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D.某患者能听见别人说话却听不懂,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
24、关于构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存在无机自然界中没有的特殊元素
B.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
C.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又往往有一定差异
D.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5、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 RNA 病毒。2019 年 12 月起爆发了多起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若要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____种类型的 C 细胞。因此需用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 D 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属于动物细胞工程,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则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26、图甲表示小麦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在适 宜的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曲线。回答 下列问题:
(1)图甲中能够在小麦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填序号),在人体细胞 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填序号);过程_____(填序号)能够为叶肉细胞吸收镁离子提供动力。
(2)由图乙可知,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来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 率。
(3)由图乙可知,在 40 ℃时,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4)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该植株_____(填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
27、黑藻是一种易获得的理想实验材料,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环境因素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光照条件下,通过图中的溶解氧传感器测定的是黑藻的________速率;若将该装置放到黑暗处,测定________,可以表示黑藻的呼吸速率。
(2)若改变图中光源与恒温水浴装置的距离,可研究________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源与恒温水浴装置的距离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会逐渐________。
(3)若用H218 O培养黑藻足够长的时间,可以在________(至少答两个)等物质中检测到18O。
(4)若将该装置放到适宜光照下,让黑藻进行光合作用,装置中的黑藻叶片中能否产生遇碘变蓝的物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
28、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体温、糖、水和渗透压以及血压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为结构,小写h为物质,据图回答:
(1)请例举两个不在下丘脑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腺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h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区域细胞有什么功能? _____________
A.作为神经中枢 B.内分泌功能 C.感受器功能 D.效应器功能 E.传导神经冲动
(4)某同学打了场篮球,由于大量出汗导致____________,刺激下丘脑中的C区域,引起位于D中枢兴奋。
该同学打完篮球之后,血压恢复常态,此调节过程中,图中②③是__________神经;I、J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变化 。
(5)器官G产生的甘油三酯与磷脂、蛋白质等成分一起形成_________ 运往外周细胞进一步利用;同时,器官G也能对代谢产生的乳酸再利用,增加产能以及______________作用。
29、为验证酶的特性,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步骤 | 基本过程 | 试管A | 试管B | 试管C | 试管D |
1 | 加入淀粉溶液 | 2mL | 2mL | — | — |
2 | 加入蔗糖溶液 | — | — | 2mL | 2mL |
3 | 加入淀粉酶溶液 | 1mL | — | 1mL | — |
4 | 加入蔗糖酶溶液 | — | 1mL | — | 1mL |
5 | 振荡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斐林试剂 | 2mL | 2mL | 2mL | 2mL |
6 | 65℃水浴2-3min,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 是 | 否 | ① | ② |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具有_________性。
(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控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3)预测实验结果:①为_________,②为_________。
(4)该同学尝试改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出现紫色的试管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0、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
(2)1925年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与水接触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构成的。
(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一种主要的种间关系,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甲→乙”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
(2)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和未被利用。甲数量增多会促使乙数量增多,乙数量增多会增加对甲的捕食,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
(3)甲和乙可通过彼此的气味来躲避天敌或寻找猎物,“气味”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甲和乙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32、研究发现,芦荟是- -种具有抗衰老、促进愈合、强心活血、免疫和再生作用的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其栽培产业早已在全世界兴起。目前,可采用对芦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来快速获得种苗,获得芦荟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切取的芦荟茎尖要包括植物的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
(2)步骤②中常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答出两种)。
(3)愈伤组织由一些. __________细胞形成。步骤④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标志着接种的外植体的生长状态为__________。
(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人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_______不同将会影响培养的结果。其中,在分化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填“ 适合”或“不适合”)使用2,4一D,原因是__________。
(5)植物组织培养除了用于种苗的快速繁殖,还可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例如,通过_____培育得到京花1号小麦、抗盐碱的野生烟草等植物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