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隔阂 桅杆 和颜悦色 青山绿水
B.嬉闹 萦绕 熙熙攘攘 临渊羡渔
C.新颖 辐射 洗耳躬听 不修边幅
D.和谐 造诣 惟妙惟肖 大相径廷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无不表现出他对世事的洞明,于人生的思虑;观点深刻,旁征博引,措辞精准,堪称 。
②许多古人认为是 的思想观念,在今日科学的检验之下,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③我国古典诗歌大多篇幅短小而内蕴丰富,很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众多诗人创造出了许多 的诗句。
A.不刊之论 口碑载道 颠扑不破 B.不刊之论 颠扑不破 口碑载道
C.颠扑不破 不刊之论 口碑载道 D.口碑载道 不刊之论 颠扑不破
3、下面这段话出自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A.朱自清 B.毕淑敏 C.史铁生 D.秦 牧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了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也撞在了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却被蛛丝越缠越紧,最后再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是它让我没能掌握好方向!”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令人目眩的阳日光,是它让我没能看到蛛网!
A.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 B.沉迷游戏会使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C.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的走向。 D.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畏途/巉岩/不可攀
B.不与秦塞/通人烟 问君/西游/何/时还
C.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层宝塔
朱辉
鸡叫三遍,天还没亮。唐老爹躺在床上愣了会儿神,穿衣下床了。古人闻鸡起舞,唐老爹是闻鸡起床,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①去年搬家,进城上楼,好些旧家什只能扔掉,几只鸡他还是带来了。除了鸡,锄头钉耙粪桶扁担之类,不占多大地方,他也带来了。带来是因为有用,院子虽小也可以种种菜。即使用上了抽水马桶,桶也能摆在院角,积积鸡粪。
出门的时候,老伴正在院子里喂鸡。出了门洞,遇到了楼上的阿虎。阿虎正在捣鼓他那辆面包车,扯着透明胶带往车灯上贴。他抬头看见唐老爹,笑嘻嘻地喊一声“二爹”。按辈分他就本该这么喊,以前也一直这么喊,但今天唐老爹却被他喊得怔了怔。搬到这里不久,这“二爹”就不出口了。他们楼上楼下住得别扭,都不舒坦。唐老爹本以为是因为他看出阿虎的车原来是个破车,阿虎不好意思才礼下于人,但个把小时后他回来,就知道不是这个原因。
出门时他当然不知道会有事。他是去买菜的。他也就是借机出来转转。没人晓得他早晨站在窗户前张望,是在看什么。出了小区,一抬头,远处的宝塔遥遥在望。不要动脑子,他的脚自然地就朝那边去了。这时他才清楚,他在窗户前找的是那座搭。看见宝塔,他オ觉得安心。耳边传来了“可叮当当”的声音,那是宝塔顶层八个角上挂的铜铃在风中响,好听。宝塔叫“宝音塔”,西边一箭之地就是他的老宅。老宅已成瓦砾,现在连瓦砾都清掉了,只有宝塔还在。暮鼓晨钟消失了,宝塔还孤零零地立着。这时他突然确认了他夜里睡不实在的原因:铜铃还在这里响,可是新房那边听不见。
土路、袤草、野风,唐老爹走得有点气喘。宝音寺已经拆掉一半,僧人早就散了伙,不过塔还是老样子。唐老爹在塔底稍一迟疑,爬上去了。风很大,满塔的风。片刻后,他站在了七层,最高处。
他朝老宅那个方位看看,又在塔顶转了一圆。光溜溜的大地,已经被大路小道画成了格子,河填的填,挖的挖,像是刀豁出来那么直。这是未来的开发区。朝北边眺望,黄墙红顶,一排排整齐的楼房,那是他现在的家。家具体在哪里,他找不到,也看不见。可以肯定的是,他将老死在那个水泥盒子里。此刻他满耳的风,心里却空落着,他不会晓得,此刻老伴正在那边又骂又叫。待她找到手机,她的声音才能传到唐老爹这边。
唐老爹的步子有点急。他急的不是出的这件事,是老伴那急火攻心的声音让他不敢怠慢。这么个岁数了,火上了房似的,至于吗?不就是几只鸡吗?鸡死了。
一公两母,都是腿笔直毛糟乱,死在院子里。老伴坐在院里的杌子上抹眼泪,嘴里乱骂,哪个天杀的药了她的鸡。唐老爹拍拍她肩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东看看,西瞅瞅,心里有数了。院墙外已经有人看热闹,老伴见来了人,骂得更起劲。唐老爹拿眼睛瞪住她,笑着说:“没事,没事。”见人家没有散去的意思,只好给出答案说:“几只鸡瘟了。”他可不愿意把日子过得像发了案子。他把老伴推进屋里,随手关上通院子的门。老伴手往天花板上一指:“不是他家还有谁?”他走到窗前朝院子看看,其实也心疼,但又接着说:“即便是楼上做的手脚,楼上也不就只有一家,上面五层哩!我们要讲道理。
刚才在院子里一转,他心里已有了数。早晨出门时阿虎朝他笑咪眯地“二爹”,其实就不自然。他早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了。阿虎对院子里的鸡很反感,主要是公鸡不好,早晨乱叫,让人没法睡;二是母鸡也不好,下个蛋嚷个没完,还鸡毛乱飞;三是鸡屎鸡食很臭,惹老鼠。老伴很抵触,说鸡养在我院子里,关你什么事?②唐老爹也抵触,其原因更是因为阿虎的态度。一个没出五服的孙辈,一下子平起平坐了,说起来还一条一条的。最后阿虎媳妇连话都飘出来了,“他不自己杀,有人帮他杀!”这过分了。有明火执仗或者持刀剪径的味道了。唐老爹不能服这个软。但现在这个格局,楼上楼下的,人家这三条虽说是几次上门来零碎说全了的,但唐老爹总结一下,觉得也不无道理。其他邻居也有给阿虎帮腔的。唐老爹从善如流,折中ー下,决定鸡自己处理,一只一只杀了吃。这可好,人家等不及了,还是一次性全弄死了。
主要还是个面子。好几天过去,鸡埋了,鸡的故事还在新大街上晃荡。③遇到熟人,人家还是要跟他扯起鸡的事儿。他有时眯着眼装聋,有时洒脱地一挥手,“鸡瘟,鸡瘟!你扯哪儿去啦?”就躲过去了。说这事有什么意思呢?他这一贯帮人家调解的人,难不成还要旁人帮自已评理?好事不出门,臭事传千里,这一点倒是乡风不改哩。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精妙、亲切,细节刻画细致,即使是关于鸡的故事,也写得活灵活现而有滋有味。
B.阿虎毒死唐老爹家的鸡,主要是因为他自私自利,不尊重长辈,缺失伦理观念的阴暗心理。
C.文中“光溜溜的大地…像是刀豁出来那么直”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乡村被改造后的画面。
D.小说将笔触伸进乡村城市化进程,透过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展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伦理变迁与邻里道德守望。
【2】文中的3处划线句分别体现了唐老爹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漂荡的自由畅快之感。
(2)《荀子·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3)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物来存托山势之高险。
(3)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_”。
(2)《离骚》中写世俗的人本来就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任意改变、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问,对秦王朝极尽贪婪的掠夺和肆意无度的挥霍,表达强烈的愤怒。
10、补全下列空缺的句子。(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⑴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⑵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⑶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不应有恨,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⑹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⑺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 (《论语》)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写出箫声的哀怨动人和强烈的感染力。
(3)《饮酒》中写无意中看见黄昏中南山美好景象,感悟倦鸟知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 癸酉春社①
王 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②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愉悦情怀。
B.“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一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怀。
C.“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D.“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一句动静结合,既写出庭院的静谧,又写出燕子双飞的美妙。
E.词的下阕结尾处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人痴,全篇因之而活跃飞动。
(2)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言:“陛下求治太锐,综核太严。拙者局蹐①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臣同官还朝十日,旁措一词,遂蒙谴谪。不可稍加薄罚,示优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然帝终不能尽听。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贼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
遣守备朱士胤趋潜山,把总张其威趋太湖。十二月,诸城并全。携山民桀石以投贼,贼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所属郡灾伤,国维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十四年夏,颍州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时周廷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寻叙颍州讨贼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佥事。吏部尚书徐石麒去位,众议归国维。马士英不用,用张捷,国维乃乞省亲归。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朝鲁王于台州,请其监国,总兵官方国安亦自金华至。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骇其十大罪,乃不敢入。逾月,南都覆,鲁王不数日出降,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国维遂还守东阳。六月,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节选自《明史·张国维传》)
(注)①局蹐:小心谨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B.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C.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D.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县,一种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宋常派遣京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B.巡抚在文中指的是一种官职名,又称抚台,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专职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因“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C.省亲是一种回家乡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红楼梦》中“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的“归省”也指这一礼俗。
D.漕运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广义上分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形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国维敢于直言进谏,他大胆弹勤罢免了魏忠贤的党羽,之后又指出皇帝在考核官吏方面存在的弊病,但皇帝最终并没有完全听取他的意见。
B.张国维心系百姓,当他管辖的郡遭遇灾害时,张国维立即替老百姓向朝廷请命,主持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做出了政绩。
C.张国维忠于职守,大盗李青山在水路上胡作非为、大肆焚掠,张国维联合军队将其部击溃,并把他交给朝廷处置。
D.张国维忠贞不屈,清兵入京后,他朝见鲁王并监理国家大事。当鲁王出降、各路军队溃败后,张国维自知势不可支,宁死不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
(2)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劾其十大罪,乃不敢入。
14、阅读下面的古诗,根据要求写作。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基础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