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下,有很多学生写文章很不规范,甚至到了文不加点的程度,有些文章的句读与古文相当,同学们竟然戏称为“五四前体”。
B.如今,不少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是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C.在人际交往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斤斤计较之辈,而愿意亲近大方之家,感受其人格魅力。
D.许多年轻人热衷于看综艺选秀节目,是因为此类节目能给人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媒体的炒作可以快速成名,成为明日黄花,引人瞩目。
2、以下实用文体,表达规范得体的一项是( )
A. 欢迎广大读者为“今日话题”“文化茶座”等栏目惠寄文章,投稿者应保证其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征稿启事)
B. 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同伙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风高之际,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会议请柬)
D. 高一15班李晓明同学昨日在学校多功能厅拾到一黑色钱包,里面有健身卡、饭卡和人民币125元整,请失主在课间操时间到广播室认领。(招领启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去草实而食之
D.空以身膏草野
4、下列哪些故事出自《列子》?( )
A.愚公移山 B.望洋兴叹 C.东施效颦 D.杞人忧天 E.越俎代庖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台北故宫的建筑设计清丽典雅,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没有想象中的蓬荜生辉。
②大数据显示,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根本原因,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都只是扬汤止沸。
③读黑格尔觉得艰深,读海德格尔觉得迷惑,而读一些在精神气质和思维结构上与自己吻合的书,就会甘之如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④他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又与画坛前辈、同辈翘楚结为莫逆之交,在反复揣摩和不断切磋之中,形成了自己秀逸温雅的绘画风格。
⑤庙会中既有祭神、祈福等传统祭祀活动,也有曲艺、杂技等大众娱乐表演,宗教祭祀功能与节日娱乐功能不分轩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
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2】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3】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_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___________”。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巨大的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5)你所在的中学举办成人典礼,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9、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借用来说明为人应清廉不贪,再微小的东西也不能私取。
(2)黄河壶口瀑布飞流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气势雄伟。《蜀道难》中与之情景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多次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坚定信念,如“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他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__________”一句也表明他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2)李商隐在《锦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引起诗人对青春往事的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又用杜鹃表达悲切之情。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路荒远、艰难。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描写将士的衣着和武器,突出天气寒冷的句子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 ,那么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五、七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②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江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颔联晚眺远景,点明了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C.尾联“莫问”二字,并非劝诚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D.诗人直抒胸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作者登上高楼,为什么产生“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读通鉴论①(节选)
王夫之
建官之法,与选举用异而体合,难言之矣。省官将以息民,而士之待用者,滞于进而无以 劝人于善。不省,则一行之士,可自试以交奖于才能;然而役多民劳,苦于不给,且也议论滋多,文法滋繁,责分而权不一,任事者难而事多牵制以疑沮。吏省而法简则墨吏暴人拥权自恣无以相察而胥吏豪强易避就以雠其奸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际难言之也。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者,知人而已矣,安民而已矣,进贤远奸而已矣;无定法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
乱之初息,不患士之不劝于功名也,而患其竞。一夫有技击之能,一士有口舌刀笔之长, 尝以试之纷纠之际而幸雠②,效者接踵焉;而又多与以进取之途,荡其心志,则捐父母、弃坟墓、舍田畴以冒进者不息。唯官省而难容,乃退安于静处,而爵禄贵、廉耻兴焉。且也民当垫隘③之余,偷安以自免之情胜。其有犯不轨者,类皆暴横恣睢,恶显而易见;不则疲敝亡赖而 不知避就者;未容有深奸奇巧,诡于法而难于觉察者焉。则网疏吏寡,而治之也有余。抑百务草创,而姑与天下以休息,虽有不举,且可俟之生遂之余,则郡县阔远而事为不详,正以绥不 宁而使之大定,此则省官之法善矣。
若夫天下已定,人席于安矣,政教弛而待张矣;于斯时也,士无诡出歧途以幸功名之路, 温饱安居而遂忘于进,则衣冠之胄,俊秀之子,亦且毁志于庠序,而自限于农圃。非多为之员、 广为之科,以引掖之于君子之途,则朴率之风,流为鄙倍,而诗书礼乐不足以兴方起之才。且④强暴不足以逞,而匿为巧诈;豪民日以磐固,而玩法自便;则百里一亭,千里一邑,长吏 疏,掾督⑤缺,而耳目易穷。乃官习于简略,而事日以积,教化之详,衣袽之备,官不给而无以齐民,事不夙而无以待变。是则并官以慎选,而不能尽天下之才;省吏以息民,而无以理万民之治;吝爵吝权之害,岂浅于滥冗哉?故曰:理有定而法无定,因乎其时而已。
(选自《读通鉴论•光武》,有删节)
(注)①《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进 行系统评论的代表作。②雠:售,此处引申为得逞。③垫隘:羸弱困苦。④长吏:地位较高的 官员或州县长官的辅佐。⑤掾督:掾,掾属,佐治的官吏;督,督邮,郡守属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省,则一行之士 一行:一种德行。
B.则捐父母 捐:献助。
C.虽有不举 举:办理。
D.以引掖之于君子之途 掖:扶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赂秦而力亏
B.其有犯不轨者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而自限于农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豪民日以磐固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精简机构和裁减官吏的做法提出疑问,认为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体现了王夫之“事 随势迁而法必变”的主张。
B.作者认为,动乱刚平定时,百姓大多苟且偷安,违法犯罪容易被大家看清,为使天下休养 生息,省减官吏是适宜的。
C.作者提出如果百里一亭,千里一邑,官吏和掾督过于稀少,就可能会使君王的亲信缺乏, 不利于天下已经安定后的治理。
D.文章论述详尽,逻辑严密,先总后分,从士子、百姓、为恶者等多角度层层分析省官之利 弊,对社会政治现实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吏 省 而 法 简 则 墨 吏 暴 人 拥 权 自 恣 无 以 相 察 而 胥 吏 豪 强 易 避 就 以 雠 其 奸 故 一 兴 一 废 一 繁 一 简 之 际 难 言 之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唯官省而难容,乃退安于静处,而爵禄贵、廉耻兴焉。
(2)省吏以息民,而无以理万民之治;吝爵吝权之害,岂浅于滥冗哉?
14、根据《大学》(节选)所学内容,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读后感。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