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维新变法 ③中华民国的成立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以加强皇权为目的 B.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目标 D.以血缘关系为依据
3、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可能是因为
A.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B.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4、“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材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 )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评价
5、恩格斯说:“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古希腊罗马文化
A.发源于拜占庭帝国范围内
B.随着拜占庭的灭亡而湮灭
C.推翻了基督教会神学统治
D.有利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6、为实行有效的统治,汉谟拉比采取的措施是
A.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7、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原因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意义
8、明治维新展现了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
A.引进西方科技,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B.天皇权力大,支持革新力量改革
C.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D.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国内统一市场
9、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灿烂辉煌且交相辉映。下列与之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它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 )
A.
B.
C.
D.
11、美国独立战争被认为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主要依据是( )
A.具有反殖民统治、反封建的性质
B.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完成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统一
D.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12、“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 率先开辟新航路;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 率先开辟新航路;率先经营“三角贸易”
C.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
D.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率先经营“三角贸易”
13、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在演讲中说即“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以下文件最早将统治者装进“笼子”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查士丁尼法典》 D.《人权宣言》
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大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作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
A.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人类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C.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5、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 B.
C. D.
16、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击毙了“九一一”事件的主要策划者本拉登,并宣称这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大胜利,同时,北约国家对利比亚的轰炸还在继续.联系之前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这些事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冷战”局面还在继续
C. 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D.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
17、七年级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往”,并拟定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文成公主入嫁吐蕃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18、18世纪开始,掀起了一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了理论准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19、有学者认为,在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最有可能是指中国( )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提高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C.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21、______是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22、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整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请根据要求填写国家名称: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国家是
(2)通过立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权提供了范式的国家
(3)1787年制定了宪法,确立联邦制的国家是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
23、(_______)年,以英美军队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在(___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2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
(1)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文明的象征——
(2)《汉谟拉比法典》,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佛教文明,影响至今——
2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
27、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______是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的延生。
28、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29、古埃及的国王称“__________”,其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5世纪,日本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__”,其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30、1862年,林肯发表《________》,宣布美国南方叛乱各州奴隶获得自由。1942年,《________》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1、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在谁主政改革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怎样评价改革后高度发展的雅典民主政治?
(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是谁主导了这场改革?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形成了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封君和封臣形成一种怎样的依附关系?
32、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新航路的探寻,请列举一位航海家及他的重要发现,并写出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车(火车)的发明得益于哪项技术的改进和使用?改进者是谁?人们从此跨入什么时代?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谁创立的?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是什么?其发表有何意义?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其名称是什么?
33、11世纪在西欧普遍存在的封建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形成的?西欧封建制度中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特点?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1)依据材料指出,西班牙国王派遣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什么、哥伦布主张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哥伦布如此满怀信心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哥伦布如此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3)新航路开辟有什么重要的积极作用?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的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三2007年3月25日是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这个纪念日是很特别的一天,200年前英国国会废除奴隶贩卖,并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这制度是人类史上羞耻的一段历史。”
(4)“这制度”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它对当时的英国起了什么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