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光荣革命
C.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不包括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人文主义
3、当地时间2016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对古巴进行历史性访问。奥巴马成为88年来首位访问古巴的美国总统,这次旅程也被媒体广泛评为美古“破冰之旅”。美国和古巴关系长期僵化的历史缘由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美洲,企图把古巴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乘机控制古巴,加紧了掠夺扩张步伐
C. 冷战时期,古巴加入“华约”,与“北约”对峙
D. 冷战时期,古巴人民推翻亲美政权,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 )
A. 法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荷兰
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以下对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成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
C.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
6、下列名言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
A.“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属于人的光荣对我就够了,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改善
D.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的一次长途旅行。结合所学知识,“旅行”的目的地是
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
9、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历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
A.1814年 B.1848年 C.1921年 D.1949年
10、下列历史人物中,能够按照“反动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组合在一起的是( )
①华盛顿 ② 章西女王 ③ 玻利瓦尔④ 克伦威尔
A.① 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④
11、11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包括
①大量的林地、荒地被开发
②劳役地租愈加盛行
③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为此,他们进行的实践活动
A.都如愿以偿达到了预定目标
B.有利于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3、小明同学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学过程中发现了右图所示文件,文件中写道:“地主在扣除了应减租粮,应交公粮及度过1951年春季的口粮之后,所有的多余粮食,应予没收。”该文件出现的背景是( )
A.进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4、1921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列宁在苏俄推行(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的改革
D.农业集体化
15、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在评述一本书时说:“(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材料中,“这本书”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6、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故名《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与实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量刑定罪有了法律依据
B.节约了纸张
C.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缓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7、“该宣言发表于1848年……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D.“第一国际”的成立
18、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 华盛顿 B. 克莱武 C. 圣马丁 D. 玻利瓦尔
19、下图是根据戴维·诺瑟姆《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绘制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德国的城市化进程最早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
B.18-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C.德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科技发展与国家统一的双重作用
D.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曲折反复、螺旋上升的状态
20、中世纪的欧洲在精神文化领域内占有统治地位的是( )
A. 封建主阶级的思想 B. 基督教神学思想
C. 世俗封建贵族精神 D. 新兴市民阶级思想
2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
22、被誉为文艺复兴先驱的是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3、1825年,英国人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____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4、世界历史上的第一。
【1】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
【3】阿拉伯半岛上伊斯兰教第一大寺是
【4】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和
25、_____________ 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26、请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他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___________。
(2)他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_____________。
(3)他写了一本书是我们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___________。
27、阿拉伯人著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__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28、罗斯福新政通过了《________》,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942年《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9、世界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古埃及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______。
30、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哲学家是_____。
31、世界近代化的脚步是从欧洲开始的,“欧洲的兴衰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巨著”。
【近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打开了黎明的窗户。
(1)文艺复兴的思潮是什么?它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革命的作用】革命让资产阶级政权在欧洲屹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哪一年?它的意义是什么?
【科技的影响】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让资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3)列举两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洲人的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什么阶段?
【战争的创伤】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5)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是怎样形成的?
【家和万事兴】1914-2014年,欧洲从仇恨走向联合。期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联合带来复兴。
(6)欧洲为了“走向联合”,1993年成立了什么组织?
【历史的启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7)你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
32、杰出人物在不同领域引领时代潮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解放领导者——但丁、伏尔泰
(1)以上两位人物分别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
资产阶级政治家——罗伯斯庇尔、林肯
(2)以上两位人物分别领导了哪两场革命?
科学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3)以上两位人物创立了哪一理论?
新动力的引领者——瓦特、戴姆勒
(4)瓦特为哪一动力机器的改进做出了重大贡献?戴姆勒研制出哪一动力机器?
(5)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杰出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质?
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救亡图存的探索。请分别列举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探索活动,并说出其代表人物。
(2)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诞生于哪一次会议?它的诞生有何伟大意义?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在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得到什么认识?
34、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早期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具体表现。简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图片交通工具发明的作用。概括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针对材料三中的“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