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东亚 B、西亚 C、欧洲 D、北亚
2、下列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3、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有
A.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4、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5、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长寿台风袭击
B.南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C.感冒看医生吃药
D.阿拉伯人日常穿着是白色长袍和头巾
6、下列各组国家中位于南亚且人口过亿的是( )
A.巴西、巴基斯坦
B.韩国、尼日利亚
C.中国、日本
D.印度、孟加拉国
7、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南美洲是( )
8、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 有无季节的变化 B.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C. 有无太阳直射 D.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地球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遣迹
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喜马拉雅山脉发现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10、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A.与地球自转有关
B.与地球公转有关
C.与地球不透明有关
D.与太阳东升西落有关
11、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形成原因是:( )
A. 非洲、亚洲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形成的
B. 南极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
C. 美洲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D. 南极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12、今年4-5月初,印度西北部遭遇了异常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不少居民到北部阿坎德邦的山中避暑。图为南亚地区图及沿78°E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德里所在地形区名称和对应的代码分别是( )
A.德干平原 ③
B.恒河平原 ②
C.喜马拉雅山脉 ①
D.印度河平原 ②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阿坎德邦比新德里纬度低,气温低
B.阿坎德邦比新德里海拔高,气温低
C.6-10月盛行东南风,加剧高温状况
D.6-10月盛行东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13、中东地区石油输出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4、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15、下图中的甲山脉是( )
A.大高加索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安第斯山脉
1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下列工业城市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北九州、神户、名古屋、东京
B.广岛、长崎、横滨、东京
C.大阪、北九州、东京、名古屋
D.神户、长崎、名古屋、横滨
17、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UN)标志是( )
A.
B.
C.
D.
18、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 淡水资源贫乏
C. 南极的周围以海洋为主
D.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19、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是( )
A.里海
B.苏必利尔湖
C.贝加尔湖
D.密歇根湖
20、每年夏至日时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地球各地昼夜等长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21、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和 的特点。
22、实践出真知重温环球路
年实现的。上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21年3月,船队抵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国家菲律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麦哲伦环球航行,出发地位于____洲,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____和____。
23、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大面积肥沃的黑土。
24、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25、(题文)现代日本文化既有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兼有________ 文化的特点,________ 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6、列举题:写出下列“世界之最”。
① |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 ____ |
②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 ____ |
③ |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 ____ |
④ |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 ____ |
27、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________ 、________ ”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
(2)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近,但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的是 ___________,所表示的内容较详细的是___________。
(3)一般地说,相同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______,表示的内容越________。
29、________和________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30、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B.____、D.____。
(2)A点位于____(东、西)半球;B点位于____(南、北)半球。
(3)C点在A点的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方向。
32、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从B、C两点爬到A点,比较容易的是_____点,原因是____。
(2)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_____米。
(3)若A点海拔是275米,比B点高出____米。
(4)在此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是_____。
33、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村庄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村庄乙所在地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2)看图例,度假村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从度假村到山顶B,需要登高____米;若图中溜索长度约1厘米,实际长度为300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数字式)。
(3)若要选择野外露营,A、C两地更合适的是____,若要参加漂流活动,①、②两条小河,更惊险刺激的是____河。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图1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图
图2部分板块漂移漫画
(1)图1中①是____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它是由亚欧板块和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读图1可知,乙地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属于____洲,它所在的板块以____(填“大洲”或“大洋”)命名。
(3)图2漫画中A为____(大洲),它与B大洲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逐渐分离,中间形成了C____(大洋)。
(4)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多发生火山和地震。图1中,甲地位于亚欧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地带,属于____火山地震带。
35、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地最高月气温出现的月份可知,该地位于______(南或北)半球.
(2)该地最热月气温______度,最冷月气温______度,气温年较差是______度.
(3)该地降水量大约是______毫米,该地______季降水较多,______季降水量最少.
(4)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