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甘孜州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不断增多、读者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53亿,网络文学对读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B.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大约2500多年的历史。如何加强对运河和漕运的管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面临的问题,专门的漕运衙门也就应运而生。

    C.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出现在一些中学的寒假推荐书目上,是因为金庸的作品堪称经典,他不仅在作品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更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

    D. 据国防部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此次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该试验只是防御性的,不会针对任何国家。

  •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善意的关怀,是为了帮助对方________进步,是为了让彼此能和谐相处而做出的真诚表达。虽然________,但是因此伤了和气,未免________。要想掌握“善意提醒”的批评智慧,不妨学着把批评的话拐个弯来说。

    A.改善     忠言逆耳利于行     得不偿失

    B.改变     恶语伤人六月寒     因小失大

    C.改变     忠言逆耳利于行     因小失大

    D.改善     恶语伤人六月寒     得不偿失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军事动作大片《红海行动》凭借优良制作、震撼场面和真实故事人物原型,广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B.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一旦为宇宙探索作出如此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霍金离开我们,将会对整个人类造成多大的损失。

    C.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公共管理“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等问题。

    D. 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 4、(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领导干部理当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见贤思齐的精神、择善而从的品格,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行动自 觉,让严的标准、实的精神根植心灵深处。

    ②对名嘴黄健翔离开央视一事,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率真激情,胸无城府;有人却认为他意气用事,缺乏职业操守。

    ③教育专家说“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不少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

    ④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在国际事务中明火执仗,主持正义,给予了中国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⑤今年的秋天似乎来得很突然,刚刚还风和日丽,刹那间寒流狼奔豕突,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⑥古代君王或自以为圣哲,常师心自用,固执己见,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A. ①②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由于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我校的百年校庆晚会上,整个会场上洋溢着和谐喜庆的气氛,真可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客.

    ④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我国各级俱乐部,乃至国字号球队、中国足协,在如何对待留洋问题上,一直是首鼠两端,处于犹豫之中。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五九

    老舍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象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五九: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以后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1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推进叙述,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智尚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师说》中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却“___”;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___”,态度异常谦恭。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一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提到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地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江面开阔,扬帆远航的宏大景象。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君子的秉性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观沧海》中,曹操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写海水的动态,显示出大海的辽阔与雄壮。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依势而建,结构精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习句读而自己却耻于学习解惑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作者以反问的证据表达了从师而学的标准是“道”,与年龄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作者以水和舟的关系做比说明大鹏鸟因其大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述梦

    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篑死堪羞。

    [注]①生马:指强悍的马。②铙:又称“鼓吹”,属于军乐的一种。③褠:直袖的单衣。④篑:竹编床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诗中的“渔舟”“咿嘤床篑”等处可知,诗人写作此诗应是身体衰迈且蛰居之时。

    B.颔联苍凉壮阔,与《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意境完全不同。

    C.诗人虽然身在江湖过着闲散的生活,但是内心期望能够前往边塞之路,实现自己的愿望。

    D.尾联上下两句诗人反复陈说志向:自己白首未被封侯并非憾事,只是不愿老死床篑。

    【2】诗歌的第三联上下两句叙写了怎样的情景?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乾隆丙子,湖州徐翼伸之叔岳刘民牧作长洲主簿,居前宗伯孙公岳颁赐第。翼伸归湖之便访焉。天暑,浴于书斋,月色微明,觉窗外有气喷入,如晓行臭雾中,几上鸡毛帚,盘旋不已。徐拍床喝之,见床上所挂浴布与茶杯飞出窗棂外。窗外有黄杨树,杯触树碎,声铿然。徐大骇,唤家奴出现,见黑影一团,绕瓦有声,良久始息。

    徐坐床上,片时帚又动。徐起,以手握帚,非平时故物,湿软如妇人乱发,恶 臭不可近,冷气自手贯,臂直达于肩。徐强忍持之。墙角有声,如出瓮中者,初似鹦 鹉学语,继似小儿啼音,称:“我姓吴,名中,从洪泽湖来,被雷惊故匿于此,求 恩人放归。”徐问:“现在吴门大瘟,汝得非瘟鬼否?”曰:“是也。”徐曰:“是瘟鬼,则我愈不放汝,以免汝去害人。”鬼曰:“避瘟有方,敢献方以乞恩。”徐令 数药名而手录之,录毕,不胜.其臭,且臂冷不可耐。欲放之,又惧为祟。家奴在旁, 各持坛罐,请纳帚而封焉。徐从之,封投太湖。得处方后,即予苏州太守赵文山,文山以济人,无不活者。

    (节选自袁枚《子不语•卷七•瘟鬼》)

    (相关链接一)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乱定之后,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①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疾者。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于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俞樾《曲园笔记》)

    (相关链接二)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②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之人耳,若夫殿处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曹植《说疫气》)

    (注) ① 胔:带有腐肉的尸骨;也指整个尸体。②汉末这次瘟疫造成至少 3000 万(一说 5000万)人死亡。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此疫。

    1对下列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毕,不其臭   胜:忍受 B.于道者无算   踣:走路

    C.此者   罹:遭遇 D.悉被褐藿之子   茹: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暑,浴书斋 / 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免汝去害人 / 不赂者赂者丧

    C.阴阳失位 /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愚民悬符厌之 /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白如麻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B.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C.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D.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4文中涉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丙子”是年号干支纪年法,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纪年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B.“鼎”,古时国之大宝,能用鼎食,说明家族地位高、势力大,《滕王阁序》中的“钟鸣鼎食”即用此意。

    C.“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建安七子”是此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等七人。

    D.古人一扇为户,两扇为门,“门户”泛指房屋庭院等的出入处,后来也可指家庭或人家。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丙子年间,湖州徐翼伸妻子的叔父刘民牧作长洲主簿,住在以前礼部孙公岳的赏赐宅第,徐回湖州拜访他。

    B.瘟鬼吴中,因为避雷而躲在徐翼伸的居处,并化身为鸡毛帚,被徐翼伸捉住,并被逼令说出了针对瘟疫的救治药方。

    C.同治年间的疫病,先是家中老鼠无缘无故死掉,死鼠腐败后散发的气味会让人染上疾疫,但并没有人传人的迹象。

    D.曹植认为瘟疫的产生与爆发不过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普通百姓如果借 “悬符”来避瘟疫,就太可笑了。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得处方后,即予苏州太守赵文山,文山以济人,无不活者。

    ⑵ 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

    ⑶ 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7结合文本概括徐翼伸的优秀品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时代最高领导人曾指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疫情之下,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注显得愈发重要。反观教育现状,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也亟待加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