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宁德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操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 2、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

    B. 以意逆志是说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有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词作方面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其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D. 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曾论证过,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唐朝时湖南有25人考取了进士,永州就有9人,柳宗元功莫大焉。

    ①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竟对柳宗元有这样的礼赞

    ②震惊之余,也颇释然

    ③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庙内的一块古碑上有一首诗,名为“寻愚溪谒柳子庙”

    ④柳宗元理应得到所有人的敬仰

    ⑤诗的落款刻的是“严嵩”二字

    ⑥以谪守永州而坚贞如玉的品格操守、才冠古今的文章学识

    A.③④⑥⑤①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②④⑤①⑥

  • 4、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用,诚信

    B.能得樊将军首   诚:如果、果真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困

    D.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能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下面对《品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我就说:“你好么,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么?”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维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 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同地模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A.文章用第三人称讲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便于抒情。

    B.文章通过对话写我与格斯拉的交往,来表现他对待顾客的方式。

    C.“靴子的梦”表现出他对靴子技艺的热爱,其实质是工匠精神。

    D.文章画线句子,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格斯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9、根据提示的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的两句是“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4)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名言都表达了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5)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两句,将物是人非的沉痛表达得含蓄蕴藉、形象感人。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3)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雨霖铃》

    (5)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6)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滕王阁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年”之小,生命之短;与之相反,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用“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人生无穷的哲学思想。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掠夺来的财物当成石头和沙土。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初闻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后的神奇效果。

    (2)《曹刿论战》中,曹刿的同乡认为打仗是当权者所谋划的事情,劝阻曹刿不要参与,曹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自己平民也可谋事的观点.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来说明小年,以冥灵和大椿之寿来说明大年,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小大之辩。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酒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宫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倒装句切入,写诗人被倒映在酒杯中的美景触动却写不出诗句来。这样起句,诗歌显得有波折。

    B. 第三句写诗人感叹自己整天周旋于公事文书之中,没完没了,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

    C. 第四句触景生情,写诗人看到楼头的阵阵风雨,感知秋意袭来,苍凉萧瑟之景勾起诗人的悲秋迟暮之感。

    D. 尾联写诗人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忘却烦恼的豁达。

    2“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园”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唐太宗论

    苏辙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贞观之间,天下既平,征伐四夷,灭突厥,夷高昌,残吐谷浑,兵出四克,务胜而不知止。最后亲征高丽,大臣力争不从,仅而克之,其贤于隋氏者,幸一胜耳。而帝安为之,原其意,亦欲夸当世、高后世耳。太子承乾既立十余年,复宠魏王泰,使兄弟相倾。承乾既废,晋王,嫡子欲立泰,而使异日传位晋王,疑不能决,至引佩刀自刺,大臣救之而止。父子之间,以爱故轻予夺,至于如此。

    帝尝得秘谶,言唐后必中微,有女武代王。以问李淳风,欲求而杀之。淳风曰:“其兆既已成,在宫中矣。

    天之所命,不可去也。徒使疑似之戮,淫及无辛,且自今已往四十年,其人已老,老则仁。虽受终易姓,必不能绝李氏,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子孙无遗类矣。”帝用其言而止。然犹以疑似杀李君羡。夫天命之不可易,惟修德或能已之,而帝欲以杀人弭之,难哉!

    帝之老也,将择大臣以辅少主。李起于布衣,忠力劲果,有节侠之气,尝事李密,友单雄信。密败,不忍以其地求利。密死,不废旧君之礼。雄信将戮,以股内啖之,使与俱死。帝以是为可用,疾革,谓高宗:“尔于无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即授以仆射。”高宗从之。及废皇后,立武昭仪,召与长孙无忌、褚遂良计之,称疾不至。帝曰;“皇后无子,罪莫大于绝嗣,将废之。”遂良等不可。他日见,帝曰:“将立昭仪,而顾命大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曰:“此陛下家事,不须问外人。”由此废立之议遂定。,匹夫之侠也,以死徇人不以为难,至于礼义之重,社稷所由安危,不知也。而帝以为可以属幼孤,寄天下,过矣!且使信贤,托国于父,竭忠力以报其子,可矣。何至父逐之,子复之,而后可哉!挟数以待臣下,于义既已薄矣。凡此皆不知道之过也。苟不知道,则凡所施于世,必有逆天理,失人心,而不自知者。故楚昭王惟知大道,虽失国而必复。太宗惟不知道,虽天下既安且治,而几至于绝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B.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C.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D.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代”,在文中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B.“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用年号纪年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C.“布衣”,布制的衣服,指衣着俭朴;借指平民,布衣为古代庶人之服,故名。

    D.“昭仪”,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自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唐太宗能“任贤使能”“恭俭节用”,是夏、商、周三代以来难得的贤君。

    B.作者认为唐太宗亲征高丽就是想要在当世被人夸耀,并且提高自己在后世的影响。

    C.作者认为唐太宗不注意修养德行,却听信李淳风的话杀了李君羡,是难以改变“女武代王”的天命的。

    D.作者认为李虽能尽忠效力,却是一个“匹夫之侠”,唐太宗却认为可以把少主及天下托付给他,这实为唐太宗的过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2)苟不知道,则凡所施于世,必有逆天理,失人心,而不自知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 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可在五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来立意,也可以选取几个方面来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