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 故不我若也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其何以行之哉 D.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无古今意义差别的是(   )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踌躇满志 D.可谓智力孤危

  •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中的“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他们车乘的篷盖,此处代指使者。

    B.“公子即合符”中的“合符”:验证兵符相合。符,兵符,古代调兵的书信。

    C.“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中的“引公子就西阶”:古代迎宾,主人从东阶上,宾客从西阶上,以示尊敬。宾客若自谦降低身份,则与主人同从东阶升堂。

    D.“此五霸之伐也”中的“五霸”:即春秋时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 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 4、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B.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国子先生,唐代对国子博士的尊称。唐代主管教育的机构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负责教学。

    D. “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序”是一种文体,主要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伶官传序》都是赠序。

  •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长集(都) 畅叙情(深远高雅)

    感慨之(连接) 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 山峻岭(高)

    于尽(至、及) 坐其次(排列)

    C.茂林竹(修整) 人之相(交往)

    修短随(变化) 其一也(意态,情趣)

    D.清流激(急流的水) 得于己(一时)

    之所欣(一向,向来) 叙时人(一个一个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数据来源网络2020116日《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回顾高考特殊选拔政策》)

    材料三:

    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一硕一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新的强基计划选拔过程全部放在高考结束,分数公布后进行,完全作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根据强基计划的录取规则,高考成绩将占85%,高校其他的笔试面试等只占15%,最后都折算成分数排队录取。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四:

    北京大学的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涵盖数学类、物理学类、历史学类等,招生学科均为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浙江大学的招生方向主要分为理学类、基础医学类和人文历史类。清华大学计划招生专业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专业。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余潇潇介绍,学校充分利用工科方面的强大实力,创造性推出全新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设计了“理一工”双学士学位和本一硕一博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学生打好坚实理科基础,并重点引导他们进入国家亟须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成立了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3个书院则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3个专业方向,均专门设计了“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上海交大的综合面试环节包含科研潜质及创新素养评估,每名考生要经过两组专家的面试,专家组与考生组将采用“双随机”抽签的方式。

    专家普遍认为,与以往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定位不同,“强基计划”更精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综合实力和基础学科相对较强的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入手,破解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体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心同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2日《强基计划,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17年以来的数据统计里,可以看到在“双一流”A类高校自主招生五类条件中,除“五大学科竞赛”外,其余四类条件的要求逐年减少。

    B.2017年以来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双一流”A类高校自主招生中,这“五大学科竞赛”一直备受关注,成为高校衡量学生学科才能的有效指标。

    C.“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将在全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D.材料三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不同。

    2下列对“强基计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根据强基计划的录取规则,高考成绩将占较大比重,高校其他的笔试面试等也会作为参考,最后都折算成分数排队录取。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主要以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定位,破解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体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心同向。

    3简要概括各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体现了“强基计划”的哪些要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用车比喻诚信的重要性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在谈论学习中举一反三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用比喻描写依山而筑的楼阁屈曲回旋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于嗟鸠兮,_____。于嗟女兮,______。(《诗经·氓》)

    ⑵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

    ⑶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⑷逝者如斯,_____;盈虚者如彼,______。(苏轼《赤壁赋》)

    ⑸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述,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写出阿房宫建筑群的走向,一方面突出其规模的宏大无比。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以“________”一句表现出宋武帝北伐时的声势,再以“________”一句描述宋文帝草率出师的狼狈之相,前后可谓对照鲜明。

  •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最能反映自己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表达自己年轻时报国从军的夙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春天,总能唤醒不一样的情感。《虞美人》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那春夜的清风,勾起了李煜无限的故国之思;而《菩萨蛮》里,韦庄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雨江南的闲雅生活,叫人流连忘返;《蜀相》里,武侯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意满园却寂寥如斯,让杜子美心生无限感慨。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鹊踏枝》冯延巳)

    (2)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浣溪沙》李璟)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陆游)

    (4)月桥花院,_______________,只有春知处。(《横塘路》贺铸)

    (5)_____________________。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岳飞)

    (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_____________________。(《鹧鸪天》晏幾道)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春牛春杖: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至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释。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节选自《汉书·于定国传》,有删改)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②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2)试简要分析《汉书》中的“东海孝妇”和《窦娥冤》中的“窦娥”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何区别。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4)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苏辙

    (5)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顾炎武

    (6)志定而学乃益。——王夫之

    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不断富强。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你读了上面六句名言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