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付梓(xīn) 孱(càn) 头 庐冢(zhǒng) 命途多舛(chuǎi)
B.央浼(měi) 琴瑟(sè) 西畴(chóu) 茕(qióng)茕子立
C.恁(lèn)地 飞湍(tuān) 青荇(xìng) 苌(zhǎng)弘化碧
D.蹙(cù)缩 糍(zí)粑 敕(shù)造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B.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C.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D.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3、下列各组句中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秦军解,因大破之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C.字而幼孩 徐而察之
D.送之至湖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下面句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得益于浙江大地有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及由此孕育出的浙江文化、浙江精神。
B.当前的宁波,在努力奔跑中汇聚了力量和友谊,广大“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以各种方式支持或参与宁波建设发展,成为宁波可依赖、可倚重的“亲友团”。
C.雪窦山风光旖旎,仙雾缭绕,为中外游客所倾倒。高悬于山门的一块直匾,“四明第一山”,是蒋介石的手书,据说原件已毁,此为复制。
D.—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 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汉子
刘建超
牛五每天清晨在薄雾中跺着青石板从老街南头的葫芦大院向街中的钟鼓楼走来。钟鼓楼下“马一鲜”羊肉汤馆刚好肉烂汤肥,牛五是第一个顾客。要一碗肥汤,两个火烧馍泡进去,碗面上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牛五一边摇头晃脑地吹着,一边顺着碗沿呼噜呼噜地喝着。肥汤下肚,热气便往脸上蹿,额头便渗出细汗。牛五惬意地抹抹嘴,伸伸双臂。此时太阳正好担在钟古楼的檐角。
牛五回到院中。嫂子说,五子,你退伍回来三个月了,该出去找点事做啊。牛五晃着脑袋:那哪儿行啊,我是大军区给司令员做过警卫的,不能给首长掉脸。我就不信没人来请我。
还真有人来请牛五。宏发公司金老板是做电料生意发家的,专程到葫芦大院找牛五:好,跟我干,月薪两千。
周末,金老板急匆匆叫上牛五,说揽了笔大买卖。这次一定要把宋处长打发好,他就爱喝酒,喝痛快了,单就签了。300万啊,够咱吃一年了。牛五拍拍胸脯,那还用说。
老街水席远近闻名,始于唐朝,因上菜是一道一道往桌上端,吃完一盘撤下去再上另一盘,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几乎道道菜都带汤,干稀有致,汤随菜走,故此得名。一张八仙桌,四人各居一端,一瓶杜康酒分倒进四个杯子。
宋处长兴致勃勃:怎么,带着保镖壮胆啊。不就是四瓶杜康嘛,来!
金老板对牛五说,五子,喝!
牛五说,老板,那不行,我不能空着肚子喝酒。
金老板说,好,先上盘蒸馍,一盘韭黄炒肉丝,让我这小兄弟垫巴垫巴。
馍、菜端上。牛五拿起一个蒸馍从中间掰开,夹进韭黄肉丝,大口大口地吞嚼。很快,五个馍就没了踪迹。客人看得眼都直了,好胃口,好胃口。
五子,饱了没?
老板,饱了。
好,把酒干了。
那不行啊,我吃饱了是不喝酒的。
金老板嘴都气歪了,饿了你不喝,饱了你也不喝,你啥时候喝?
牛五说,部队不准喝酒的,要关禁闭的。
金老板火了,你滚,你给我滚!
老板,我不能走。你干,醉了我背你回家。
金老板喝得醉成一堆烂泥,还真是牛五把他背上五楼的家。
丢了一宗买卖,金老板气得躺了两天。找了个借口,他派牛五去公司门岗做警卫,做了警卫的牛五每天也很神气,雄赳赳气昂昂的。
金老板对牛五也没说什么,态度是大不如从前,后来就拖欠工资。三个月后,金老板愁眉苦脸地对牛五说,公司经营不景气,外欠款也讨不回来。明市K公司讹了咱30万元的货,两年了一分钱也没给。一帮子无赖,没人敢去。你若能讨回来,30%提成,讨不回来,你就另谋高就吧。牛五说,那还用说,我明天就去。
K公司的办公楼气派豪华。K公司的老板听说牛五是来讨账的,就呵呵地笑,你还来讨账啊,看你大老远来的,也挺辛苦,到财务支500块回去吧。牛五说,我不要500块,我要30万。老板收敛了笑脸说,你恐怕还不知道我K公司在本市的影响吧。走吧,我手下的弟兄脾气有些不好,别惹他们不高兴啊。说着从门外就进来两个高出牛五一头的彪形大汉,牛五啥也不说扭头就走。
下午,牛五背了个编织袋又来到K公司。牛五从袋中倒出一堆红砖,老板吓了一跳,立即叫来两个保镖。保镖正要上前,就见牛五蹲下身,拿起一块砖一掌劈下,砖便断为两截。保镖怔住了,不敢靠前。牛五连劈五块砖,脸不红气不喘。随即左手拿起半块砖,右手中指尖顶在砖面上,只见红色的粉尘纷纷扬扬,顷刻间红砖就被手指钻透。牛五连钻五块砖,还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牛五抽出一节铁丝,将钻透了的砖块穿成一串,这才缓缓站起身,拍拍手掌:我初来乍到也没啥送老板的,这串项链算是见面礼。说罢,他用脚尖挑起铁丝,小腿一抖,一串砖便挂到墙角的衣架上了。
30万元的汇票放在金老板的面前,金老板张大了嘴。
牛五说,我知道老板对我好,可我不适合在这干。没帮你做啥事又不好意思离开,今天我可以告辞了。
金老板拿出10万元,五子,这是给你的。
牛五摇摇头,欠我的工资给我,公司的钱我一分不要。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关于羊肉汤和老街水席的描写,一方面照应了题目中的“老街”,另一方面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物形象丰富而真实。
B.牛五在宏发公司发展不好,陪酒不成,丢了买卖,再加上公司经营不景气,导致金老板对牛五的态度越来越差,以至于拖欠工资。
C.手掌劈砖、手指钻砖、脚尖挑砖,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牛五的人物形象瞬间高大起来,小说由此完成了牛五人物形象的塑造。
D.小说在塑造牛五形象时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段,特别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更突出主人公“汉子”的特点。
【2】小说在刻画牛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金老板对待牛五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小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状。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的无计可施,来反衬行人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岳阳楼记》中,作者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会因景而异,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的悲伤心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请你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环境”,也别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因为成功者常常能让内心远离世俗的束缚,正如陶潜在《饮酒》(其五)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昌龄的“青山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堪称迁想妙得之别离佳句,化“远”为“近”,使“两乡”变为“一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化“天涯”为“咫尺”,道出了友谊不受时空限隔、永恒且无所不在的真情真理。
(3)《赤壁赋》一文收束处,东坡与友人精神上豁达、超脱,忘记了空间的一句是_________,同时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公孙丑下》中论述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现在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豪气。
11、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独上高楼,______。______,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2)______,______,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3)淇则有岸,______。总角之宴,______。(《诗经》)
(4)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 。(《蜀道难》)
(6)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 ,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并序》)
(7)________ ,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_________。(《琵琶行(并序)》)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以德》)
(5)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残①
陆 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②!
[注]①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篇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②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对仗工整。时空相应,“无功”“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身长八尺,有威容。少师事太尉刘宽。再举孝廉。闻所举郡将丧,乃弃官行服。后为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燮素疾中官,既行,因上疏曰:“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梟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后拜议郎。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帝从燮议。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忠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燮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后临阵战殁。谥曰壮节侯。
(选自《后汉书·傅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B.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C.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D.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也指由各郡推举的人才。
B.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后用来比喻内部。
C.社稷,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以社稷代指国家。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奖性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燮知恩图报。他曾经两次被举荐为孝廉,当他听说曾经举荐自己的那个郡守刚刚去世的消息,便放弃官职为他服丧。
B.傅燮直言劝谏。他担任议郎时,反对司徒崔烈放弃凉州的主张,遭崔烈弹劾,被皇帝责问,但他义正词严,以理服人。
C.傅燮名声显赫。朝廷上下十分敬重傅燮的方正品格,每当朝中的公卿之职有空缺时,他就会成为众人推荐的人选。
D.傅燮富有见地。傅燮认为张角带领黄巾军发动叛乱是由朝廷内部宦官玩弄权术导致的,建议皇上处理那些专权的宦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2)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
【5】为什么傅燮说平定黄巾之乱后,他的忧虑更深?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没有毕业之前的他们,总会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直到毕业之后汇入人海,从难以合群到成大海的一部分,跃入人海,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最平凡的浪花。
(知乎评《后浪》到《入海》)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