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移动电子支付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有逐步取代现金支付的趋势,甚至有人断言纸币支付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B.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C.打击盗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无可非议,但采取黑屏这一方式就过头了,这样做不利于软件事业的发展。
D.在南海问题上,我们奉劝域外势力及时收手,不要试图浑水摸鱼。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褒扬都江堰?还是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鲜活力。
D.这些情况生动地表明,缺乏文采的文章,的确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 人 独 憔 悴
⑴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⑵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⑶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⑷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⑸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⑹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⑺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⑻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⑼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⑽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⑾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 、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⑿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⒀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⒁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⒂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销蚀( ) 狭隘( ) 馈予( )
【2】根据文意,从文章中找出下列成语。
A.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 )
B.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 )
C.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 )
【3】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都经历过哪些事?
【4】第⑻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5】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选文第14段“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中的“完善”与“销蚀”是否矛盾,为什么?
【9】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A.记叙文
B.议论文
C.散文
D.小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夜归鹿门歌》中描写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2)《书愤》一诗中,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
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两句是: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表现苏轼与客人希望和神仙为伴、厮守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用温和自谦的态度打消学生顾虑的话是: ________,______。
8、默写。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庄子•逍遥游》中,表达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李密的坎坷命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之与比。”
(2)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秋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①。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②,自觉洞庭波③。
(注释)①金河:即银河。②淮南一叶: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③洞庭波:《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前六句,写的都是早秋的景物,起句先从秋夜写起,在漫长的秋夜中,弥漫着一种浪漫的气息。
B.首联“泛清瑟”写听觉,在寂静的夜里,似乎听到清细的瑟声在浮动,仔细辨别,是翠萝间生起的秋风声。
C.颔联选取残萤栖身于晶莹的露珠上,早飞的大雁拂过银河,一动一静,一俯一仰,将时间由夜晚推到黎明。
D.颈联二句,近看高树的叶子“晓还密”,远望青山“晴更多”,从高低、远近等不同角度写初秋山野之景。
E.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美秋景的喜爱之情。
【2】本诗的题目为《早秋》,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汉书·苏武传》(节选)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武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二)《后汉书·班固列传》(节选)
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①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
【注】①亹亹(wěi):不倦。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D.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
【2】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举贤以自佐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子卿尚复谁为乎
【3】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壮其节 ②天雨雪 ③得夜见汉使 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 ⑥杖汉节牧羊 ⑦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⑧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⑥/②③/④⑧/⑤⑦
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C.①⑤/②⑥/③⑦/④⑧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5】下列对选文二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B.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C.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D.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6】范晔评论《汉书》“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大意是说《汉书》有“缺少正确评价标准,看轻仁义和气节”的不足之处,请结合选文(一)谈谈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