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把修辞手法来判断(写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___________)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___________)
(3)你的鼻子有这么长吗?没有。(___________)
(4)路边的花儿向我点头。(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或要求填空。
(1)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石灰吟》)
(2)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3)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_,如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匆匆》)
(4)老师对我们的爱就像那绵绵春雨:“________________。”
(5)《学弈》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成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我听得入迷,恍如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
2.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很有礼貌、尊重( )地向他行礼。
3.田老师杷这四句诗编出一段故事,讲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 )
4、根据古诗内容,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立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锤万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
(2)“精”的解释有: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精通。⑤精神;精力。⑥机灵心细。在下列词语中“精”应选哪种意思?选一选。
精兵简政( ) 精益求精( )
博而不精( ) 精明强干( )
聚精会神(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由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____________,又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阅读课文《井冈翠竹》片段,回答问题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 多么坚韧, 多么结实, 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①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根写着“朱德的”三个字的扁担。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把这一副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②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1】读文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朗读时语气要铿锵有力、饱含深情,语速要(______________)。
【2】不改变原意,将第一自然段句①换个说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标注序号的句子,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句子,写出这句话蕴含的两层意思。
一是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的诗句,用在这里突出了井冈翠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合花开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shù shǔ)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②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③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zhā zā)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④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⑤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宵 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
⑥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⑦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⑧百合说____我要开花____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____我要开花____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____我要开花____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____不管有没有人欣赏____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____
⑨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长着。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
⑩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出的泪滴。它那透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⑪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⑫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让那些地方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⑬几十年后,人们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 招招)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孩子们跪下来,快乐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情侣们手拉着手,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丽,感动得直落泪。
⑭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
⑮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选择文中括号正确的读音或者汉字。
数________(shù shǔ)千尺 扎________(zhā zā)根
不________(宵 屑) 千里________(迢迢 招招)
【2】给第⑧自然段中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百合说________我要开花________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________我要开花________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________我要开花________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________不管有没有人欣赏________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敬佩一一________ 忘记一一________ 肤浅一一________
【4】野草们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把这句话改成转述句)
【5】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你对第⑮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百合一样的人?请举一个事例说说他(她)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理想的风筝 (节选)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选出对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选项( )
A. 刘老师追风筝。
B. 刘老师感觉到生命的强壮。
C. 刘老师爱逞强。
2.文中“故意”一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是:
3.“理想的风筝”究竟寄托着刘老师什么样的理想呢? 请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 )
A. 对生活的热爱。
B. 生命的顽强。
C. 自信乐观。
D. 天真可爱。
4.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ěn(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在括号中写出短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___站住___随着喊声___她的车后架被人拉住了___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___扭头一看___不由得气恼地问___你干什么___
“请你下车。”岗哨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妨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室,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前去,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水,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小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站住___随着喊声____她的车后架被人拉住了____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____扭头一看____不由得气恼地问___你干什么___
【2】根据已经分出的两段(文中已用”//”标明),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三个“看”的同义词,并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_
【4】陈司令员为什么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
A.哨兵向陈司令员行礼,陈司令员向哨兵敬了一个军礼。
B.陈司令员向哨兵表示歉意,并对哨兵的认真表示赞扬。
C.陈司令员有礼貌,爱战士,向哨兵行了个军礼。
【5】陈司令员的女儿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感觉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
A. 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B. 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C. 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被”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刻画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认真阅读下面的素材提示,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篮球训练场 挥汗如雨的小明 偷懒休息的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