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兰州初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庆五一”文艺晚会上,王涛同学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说。

    B. 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 我个人认为,这个设计大方向正确,尽管缺点很多,但无可非议

    D.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

    C.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D. 《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竟在这异国他乡萍水相逢,都高兴得不得了。

    B. 我们站在塔上,观赏两岸风光,十四十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院落鳞次栉比

    C. 面对自己的强项,他说得振振有词,专家学者们也表示心服口服。

    D. 收藏在卢浮宫的艺术品真是美轮美奂,深深地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

  • 4、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绛的《老王》字里行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B. 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西游记》等多部长篇小说。

    C. 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D. 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一大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山溪之    险:________

    (2)亲戚之   畔:________

    (3)天下之   顺:________

    (4)所恶勿尔也   施:________

    (5)兽走圹也   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4【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可怜白发生”作为全词的结句,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头脑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词描写了战场生活和战争场面,请从中选取一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4古诗文中有许多含有“马”的诗句,除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之外,你读过的诗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新华网)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于4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求。习近平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1)学习了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国各行各业的青年纷纷跟帖,发表个人感想,以下是部分帖子,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也来跟一次帖。

    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真情关爱每一位病人,便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承。

    武警战士:奋斗所到处,青春恰自来。我为自己能够赶上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让奋斗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强军蓝图上勾勒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中学生:

    (2)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各地纷纷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出师表》中     一句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8)在《论语十则》里与唐太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完成下面小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并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似乎不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

    ③对她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她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了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母亲从来都是爱她的。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户到门口,短短的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了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声“妈”。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儿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在没有了外婆以后,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⑤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了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的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地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还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1】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初夏的时候

    心如刀割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④段画线句子。

    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

    【3】第⑦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子“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的理解。

    【5】文章以“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为标题有何作用?

  • 10、文本阅读(二)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自信对于成功,就如阳光对于万物一样重要。

    ②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他也一直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成绩提高。自信给了他巨大的力量。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在别人都不相信自己时,只有自己相信,才会更加努力。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成功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⑤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⑥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⑦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⑧自信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踏着自信的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而铸就自信的利剑吧。(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⑤⑥⑦四个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人们常说: 等待是一种停滞,一种懈怠, 是对光阴的消磨,是思想的懒惰。但如果我们换种思维,会发现有时等待是一-种期盼,一种坚守,一种……人在等待中发现了美好,在等待中懂得了体谅,在等待中逐渐成熟……

    请以“等待,其实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