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宁夏固原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每天仅仅只睡眠4个小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设立行省

    B.建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设置东厂

  • 2、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其中敢于犯颜直谏200多次,流芳青史的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 3、清朝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 驻藏大臣

    B. 乌里雅苏台将军

    C. 伊犁将军

    D. 台湾省

  • 4、秦朝时万里长城的东西两端是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山海关、临洮

    D.辽东、嘉峪关

  • 5、“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与此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6、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 7、清朝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的喇嘛教首领是

    A.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B.五世班禅和五世达赖

    C.五世达赖和驻藏大臣 D.驻藏大臣和五世班禅

  • 8、如果你要完成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代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 9、在我国出土了很多外国货币——大食金币、波斯银币、东罗马金币,这说明了( )

    A.中国古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中国古代和日本、新罗交往密切

    D.中国古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 10、“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与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相关的史实是(  

    A.北宋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南宋的偏安

  • 11、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 赵州桥

    B. 兵马俑

    C. 故宫

    D. 长城

  •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称为(  )

    A.长安 B.东京 C.洛阳 D.临安

  •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诗史

    B.诗仙

    C.诗圣

    D.书圣

  • 14、唐朝曾经盛极一时,享誉世界,但很快就走向衰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农民起义 D.靖康之耻

  • 15、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A.建立元朝 B.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C.发展农桑 D.消灭了南宋的政权

  • 16、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 17、下边这张知识卡片记录了某个朝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史实。据此推断,这个朝代应是

    A.清朝 B.明朝 C.唐朝 D.宋朝

  • 18、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藩坊 C.榷场 D.广州十三行

  • 19、“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鼓励发展生产

    D. 任用姚崇为相

  • 20、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外来侵略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1684年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台湾府 D.宣政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2、唐诗

    (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2)诗人代表

    李白

    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________”的美誉。

    杜甫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________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 23、唐朝时期,名家辈出,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代表诗人   被誉为“诗圣”。

    (2)唐朝大书法家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唐朝著名画家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 24、______年,铁木真统一______,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______

  • 25、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后金建立:____年,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满洲兴起: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____

    (3)清朝建立:____年,改国号为清。

    (4)清军入关:明朝将领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 26、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27、__________是抗倭名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抒发了他的情怀和抱负。郑成功领导人们从__________人手里收复台湾。

  • 28、北宋兴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是——

  • 29、追根逆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横线上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

    (2)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景象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_____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_____

    (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抗击的是蒙古军队。_____

    (5)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_____

    (6)如果你要探究元大都的遗址应到今天的南京。_____

    (7)1368年,朱棣称帝,建立明朝_____。

    (8)明朝的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_____

    (9)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_____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_____

  • 30、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____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____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贺兰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