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东云浮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说明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均田免赋”

    B.推翻了明朝统治

    C.山海关大败清军

    D.建立了新的政权

  • 2、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 3、“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在历史上设置和废除丞相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武则天 B.隋文帝、唐太宗 C.隋炀帝、明太祖 D.秦始皇、明太祖

  • 4、一个国家可能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衰落,也有可能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走向崩溃。使唐朝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走向崩溃的是

    A. 七国之乱

    B. 黄巾起义

    C. 八王之乱

    D. 安史之乱;

  • 5、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感慨吗?(  )

    A. 文天祥宁死不屈   B. 秦桧谋害岳飞

    C. 王彦抗金   D. 卫青抗击匈奴

     

  • 6、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城内店铺林立,瓦子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7、下侧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至用之,瞬息可就。

    A.造纸术

    B.“麻沸散”的制作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 8、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描述史实”与“表明观点”对表述历史知识很重要。下列表述属于“描述史实”的是(     

    A.成吉思汗的西征打破壁垒,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B.忽必烈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为统一多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C.两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缔结和约,边境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D.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 10、“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的是

    A.慈禧太后

    B.吕后

    C.萧太后

    D.武则天

  • 1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被成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 12、“开辟荆楱,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D.乾隆帝平定回部叛乱

  • 13、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曹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承相制度的渊源”“厂卫制度考”“军机处的由来”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它的课题最有可他是

    A. 专制统治的加强

    B. 对外文化的交流

    C. 中华文明的起源

    D. 民族政策的演变

  • 14、郭沫若有诗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者意在表达(       

    A.隋朝文化对日影响深远

    B.鉴真为促进中印友好往来矢志不渝

    C.中日文化交流困难重重

    D.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

  • 1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材

    D.阿骨打

  • 16、新旧《唐书》对所载830名进士依其社会门第进行统计分析,世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各占71%和16%,小姓子弟为13%。该统计数据表明,唐朝科举制

    A.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特设的制度 B.兼顾寒族、小姓,扩大了选拔范围

    C.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完全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 17、“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能体现出

    A. 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 宋辽实力均衡

    C. 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 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

  • 18、有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要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请你说说这位读书人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 19、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20、“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李世民

    B.黄巢

    C.赵匡胤

    D.耶律阿保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 2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 23、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4、北京城:

    基础:元________

    修建时间:1406——__________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___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

    结构组成: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今称______

    设计者:木匠_________

    概况:占地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________多米,设有_____个门。内城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_____个城门。外城在内城的南面,设有____个城门。

    重点建筑:______;平面呈“_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______、城垣、_____、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_________间。

    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______建筑群。

  • 25、(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6、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 27、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28、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 29、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 30、_____三朝最残酷,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量冤案。叫做“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会议名称。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______________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__________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隋初

    隋盛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三

    材料四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五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1)材料一的图示中,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589年,隋灭陈的意义何在?

    (2)材料二的表格反映了隋初到隋盛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由北向南各段的名称。

    (4)根据材料四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体会。

    (5)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五,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