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的作者是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2、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的名称是( )
A. 流求 B. 琉球 C. 夷洲 D. 澎湖
3、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海关
B.市舶司
C.州府
D.衙门
4、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其中,有一位皇帝在位48年, 竟然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这位奇葩的皇帝是
A.明神宗 B.明武宗 C.明熹宗 D.崇祯皇帝
5、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反映的政治局面是( )
A.藩镇割据 B.五代十国 C.民族政权并立 D.南北朝分裂
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当时执政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8、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9、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天竺”是今天的
A.阿拉伯
B.新疆
C.印度
D.伊朗
10、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
C. 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条件
D.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开始用到军事领域
11、以下表格内容涉及的朝代是
年代 | 主要事件 |
1132年 | 赵伯琮被选为赵构养子 |
1134年 | 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襄阳地区 |
1137年 | 金朝释放王伦,宋金开始和谈 |
1140年 | 金再次进攻;岳飞北伐成功,却被朝廷勒令回朝;辛弃疾出生历城 |
A.北宋
B.辽
C.南宋
D.西夏
12、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13、下表户数与人口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外族入侵
C.黄巢起义
D.军阀割据纷争
14、商业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语句能够反映宋代商业发展的是
A.“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币”
B.“苏湖熟、天下足”
C.“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D.“湖广熟、天下足”
15、这是中国最伟大的章回小说。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让读者领略到18世纪中期清代社会的富丽堂皇以及繁荣背后的阴暗面。这部小说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6、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的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国家是( )
A. 天竺 B. 新罗 C. 波斯 D. 日本
17、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 B.寻找黄金和香料
C.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 D.称霸亚洲
18、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D.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19、唐朝的建立者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房玄龄
D.杜如晦
20、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里面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勾栏
B.酒肆
C.瓦子
D.茶楼
21、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后。
22、某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工程有关( )
A. 都江堰 B. 秦长城 C. 隋运河 D. 赵州桥
23、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______年。
24、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是在________时期。
25、《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26、战国初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_______”。
27、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_____ 和徽商。
28、火药发明与使用: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___。
29、 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地名.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出现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30、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成为明代丝织业的中心。
31、连线题:
1.金 A.忽必烈 a.党项
2.辽 B.元昊 b.蒙古
3.西夏 C.阿保机 c.女真
4.元 D.阿骨打 d.契丹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釆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 民的监视、侦查。
(1)材料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反映的官制变化。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 ,地近宫延,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 (清)赵翼《檐曝杂记》
(2)材料二中新设的机构指的是哪一机构? 请你简要评价该机构的设立。
材料三:《举子看榜图》(明)
材料四:乾隆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后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 而釆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
|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君臣关系从“坐而论道”到“站议时政”,再到“跪受笔录”,这一现象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