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学生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图片不适合采用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2、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的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 独立经营 B. 吸收外资,扩大经营规模
C. 公私合营 D. 股份制经营
3、“20世纪末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4、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 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做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江泽民一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胡锦涛一一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一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表。表中指数逐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979 | 1980 | 1983 | 1985 | 1988 | 1992 |
指数 | 24.9% | 30% | 40% | 50% | 60% | 63.2% |
A. “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
B.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在班级表演活动中张立扮演了一位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位战士,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张立扮演的战士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位?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杨根思 D. 罗盛教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合作化
11、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A. 莫言 B. 邓稼先 C. 屠呦呦 D. 袁隆平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扩大城市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 国家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3、下列关于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在北平举行
B.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14、2001年12月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加入了(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15、表中不同身份职工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全民所有制职工 | 公私合营制职工 | 私营 职工 |
1952年 | 1080万 | 26万 | 367万 |
1957年 | 2103万 | 346万 | 2.5万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测这位英雄应该是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蒋道平
17、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18、新中国成立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 1949年底 B. 1950年底
C. 1952年底 D. 1956年底
19、“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着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20、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小农经济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
C.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 消灭剥削阶级,建立公有制
21、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5、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____制度。
27、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31、请你回答什么是三大改造?
3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33、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材料一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请观察材料一“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写出图中A阶段党和国家在农业上所采取的重要政策措施。
(2)党和国家在B阶段在农业上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这一举措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
(4)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