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
2、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A.
B.
C.
D.
3、“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为此,人们称这次航行的人是第一次“拥抱地球”的人。这里第一次“拥抱地球”的含义是
A.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
D. 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读书人的追求。隋唐以来,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提名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吏幕僚
5、“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
6、东东同学在学习俄国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实行义务兵役制……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废除农奴制改革
C. 俄国十月革命 D. 赫鲁晓夫改革
7、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签订《会谈纪要》,达成和平建国的意向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8、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古代文明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雅典民主政治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 )发生。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0、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1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 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2、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3、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之说。新安、山右在这一时期“称雄富室”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国家政策支持新安和山右的发展
B.新安和山右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发达
C.新安和山右出现了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
D.新安和山右的人口增长迅速
14、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众多以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15、“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己。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6、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胜利
D.十月革命胜利
17、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A. 扁鹊 B. 华佗 C. 屈原 D. 司马迁
18、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日军投入侵华战争的陆军军力,1937年日军投入24个师,1938年投入32个师,1939年投入34个师,1941年投入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19、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的中数字编号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①美国内战②法国大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B.①美国内战②俄国农奴制改革③日本明治维新
C.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D.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20、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Ⅱ》第15集介绍了“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最有可能与老子交流的主题是
A.兼爱
B.仁、礼
C.仁政
D.法治
21、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2、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23、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4、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25、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26、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_____扩张,梦想恢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疆界、地位和尊严。_____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到出路。_____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_____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_____。
27、德国法西斯专政形成——希特勒上台:_____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_____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_____,世界大战的_____策源地形成。
28、清代________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分治后的印度
B.分治后的巴基斯坦
3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
(2)汉朝时期开通的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31、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众多成就,请列举两项外交成就。
(3)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32、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你为什么?
(3)唐朝时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5)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制瓷业的发展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永乐年间)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六次返航时,出现了16国派遣使节随船队到中国的盛况??船队带回的“苏麻离青”(一种制瓷原料)使得烧制的青花瓷达到了烧造的高峰ꎻ强劲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青花瓷的生产,也刺激了瓷器新品种的生产和改进。另外,阿拉伯地区喜好的伊斯兰风格也为青花瓷增加了更多的域外情调。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从文明交融走向社会时尚»
材料三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口欧洲的)中国瓷器上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恰巧迎合了人们逃脱中世纪以来的神权禁锢和对现实生活重新关注的渴望??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曾说“在工艺美术方面,尤其在法国,全面地学习中国,抛弃各种文化上的中世纪残余,使它们从现实生活、从艺术享受上全面地前进了一步”。
——摘编自马敏«由“瓷之韵瓷器精品展”看中西技术和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写出后来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城镇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航海壮举的名称,并概括推动青花瓷生产发展的外部因素。
(3)写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社会思潮,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深受欢迎的原因。
(4)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能够互相促进。结合上述材料,以瓷器为例简要说明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