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分为四段。其中连接长江与淮水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我国药学家屠呦呦于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与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同一时期,我国还有哪些举世属目的科技成就
①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②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③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④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B.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加强宪法的制定工作
D. 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4、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戏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B. 城市化进展迅速
C. 工业化开始启动
D.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6、持续了300多年给非洲造成深重灾难的罪恶活动是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
7、戈林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会上曾说:“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的,它是为了 ( )
A.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B.驱散德国国会
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8、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使用。它的发明者和最初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9、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B. 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
C. 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 D.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战略决战
10、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
年份(年)
| 1976~1980
| 1981~1985
| 1986~1989
| 1990
|
社会总产值
| 4.2
| 3.3
| 1.8
| -2
|
国民收入
| 4.3
| 3.2
| 1.0
| -4
|
劳动生产率
| 3.3
| 3.1
|
| -3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11、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A. 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一超多强格局
C. 多极化格局
D. 两极格局
12、为了纪念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下列符合的是
①《血战台儿庄》
②《挺进大别山》
③《平津战役》
④《辽沈战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唐律疏议》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
14、《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
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清军进入台湾
15、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莎士比亚
C.卢梭
D.孟德斯鸠
16、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 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 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河姆渡人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18、“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侯,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
A. 东北 B. 华北 C. 西南 D. 西北
19、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很大影响,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其迈进的标志是
A.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签署
B.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C. 1993年欧盟成立
D.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署
2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这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摆脱民族危机 D. 避免革命,巩固统治
21、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23、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与______状态。
24、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12年的
法兰西帝国
B.拿破仑远征的
俄罗斯帝国
26、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27、《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8、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29、1990年3月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30、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新成果。
(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2、美国历史上曾发生开始于本土并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是指哪次危机?为渡过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3、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3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就研究课题“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收集了如下材料,并设计了研究问题。请你参与研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示意图
【注】“春”的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新的春天”含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新生。
材料二 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1958年)
材料三 图片——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1)材料一中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获得新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歌谣反映了当时的什么运动?对于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来说,该歌谣有没有史料价值?
(3)1978年,中共 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促进了上图所示城市的经济发展;1990年,中央对该城市的什么决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4)纵观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