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北石家庄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外之都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中央政府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 2、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事件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遵义会议

  • 3、2018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五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标志这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从东北三省沦陷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③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4、某同学到历史博物馆参观,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张传单:“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就在此一举了!”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一二、九运动

  • 5、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A. 牛顿和王大珩

    B. 爱因斯坦和王大珩

    C. 牛顿和邓稼先

    D. 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 6、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7、1921 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新宪法   D. 赫鲁晓夫改革

  • 8、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朝开凿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 9、1955年,某次会议一开始周总理就表示“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

    A.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该商路的起点是

    A. 洛阳

    B. 长安

    C. 敦煌

    D. 疏勒

  • 11、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④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12、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将希腊民族政治发展到古代最高峰是

    A.穆罕默德

    B.查理·马特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 1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电磁学的日臻完善

    B蒸汽机发明和使用

    C电力内燃机应用

    D石油化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 14、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两极格局形成

    B.出现多极化趋势

    C.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 15、“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下面关于此构想表述错误的是

     

    A.利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B.“两制”是指“分封制、郡县制”

    C.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

    D.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 16、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马拉松战役

  • 17、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唐朝的是

    A.

    B.

    C.

    D.

  • 18、19世纪60年代,一位俄罗斯商人在新疆犯法后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而是移交俄罗斯专管贸易的官员查办。历史上使这种严重损害中国司法主权的行为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伊犁条约》

    B.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 《中俄伊塔通商章程》

    D. 《中俄北京条约》

  • 19、为了更好地凝聚民心、汇聚民智、贴近民生,在2022年天津“两会”召开前夕,津云新媒体举办了“我与代表面对面”座谈会,邀请了来自本市各行业的网民代表,就天津城市发展和群众关心的民计民生热点话题,与代表展开深入讨论。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 20、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

    A. 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崩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 22、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 2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公元前60年 的设置,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727年清朝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3)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4、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 25、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 26、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 27、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东南地区。

  • 28、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________年,人物: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________。宣布实施:________

  • 29、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和(  

     

  • 30、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军事集团的存在就会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与其它地区的文明一道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制作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同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文明也曾闪耀于世,在古巴比伦王国土地上,诞生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祖冲之不仅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同样突出,他制作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在欧洲,古罗马人借鉴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创造了自己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它是什么?

    (3)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是谁?在西方,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这位著名人物是谁?

  • 32、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不断加深,民主革命进程不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是。

    (3)在中国,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革命的发生。

    (4)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

  • 33、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新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所以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东汉时期,他在总结这项发明经验的基拙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三: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四: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恩格斯

    “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比尔盖茨

    请回答:

    (1)试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举出明代在医学和工艺百科领域内的实用性著作各1部。

    (2)材料二中他是谁?据材料说明他使该技术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结束了“地理上相对隔绝”局面的事件是什么?列举1例证明宋代“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4)材料四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5)依据材料五,试举例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这一结论。哪项科技成果使比尔盖茨的设想成为现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