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5月,卡梅伦成功连任英国首相,并组建新内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是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说明英国的政治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民主制
2、《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20世纪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
A.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大规模援助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C.70年代西方爆发经济危机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4、“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一文献确立了列强在
A. 世界的统治新秩序 B. 亚太地区新的国际秩序
C. 欧洲、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D. 西亚的统治新秩序
5、十九世纪后期,马克思说:“生产走在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指
A.特权贸易公司的建立
B.垄断组织的形成
C.世界贸易市场的建立
D.世界金融体系建立
6、兴起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影响深远。其主要发动者是
A.天主教会
B.封建君主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7、从明太祖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反映了
A.地方权力过大
B.丞相权力增大
C.君权日益衰落
D.皇权日益加强
8、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下中国参与的行动能体现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巴黎和会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梁启超曾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导致“北(洋)军阀末日已到”的“时局变迁”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诞生
C. 国民革命
D. 南昌起义
10、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11、下面示意图中,与朝代①相关的史实是( )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C.曲辕犁、筒车,工具革新
D.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12、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1861年 | 曾国藩 | 安庆内军械所 |
1898年 | 光绪帝 | 《定国是诏》 |
1915年 | 陈独秀 | 《青年杂志》 |
A.军事工业的兴起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1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 )
A.《巴黎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条约》
D.《国际联盟盟约》
14、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
A. 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B. 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C. 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 D. 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15、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与美国展开的军备竞赛
C.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 西方的经济封锁
16、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三中全会
17、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对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价上涨得太快
B.生产的相对过剩
C.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下图反映的是一战后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新秩序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大合唱”结束后主要签署了(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雅尔塔协定》
20、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参与制定
B.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
C.中国的主权完整受到尊重
D.体现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2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___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22、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3、罗斯福新政:作用:(评价)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________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24、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25、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________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6、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27、牛顿的三大成就天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29、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事件_____
30、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31、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32、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33、请写出被誉为是俄国革命镜子的作家及其代表作
34、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发展、富强的探索,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而南粤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
材料二:“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贫穷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邓小平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哪一历史事件标志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2)材料二中,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富强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