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 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2、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 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 重点发展重工业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3、《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山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
C.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D.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
4、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文字狱 D. 闭关锁国
5、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品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这类决策有很多”。(一一《论苏联改革》)该论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D.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6、唐代是诗歌创作最繁华时代,各种诗风百花齐放,其中以诗写史最突出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7、“它是欧洲中世纪所有蛮族王国中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力量,主宰西欧三个多世纪,对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诸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它是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共和国
C.拜占庭帝国
D.西罗马帝国
8、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
A.科举制 B.土地封赐 C.伊斯兰教 D.爵位封赐
9、我国有很多古代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至今还发挥着灌溉或航运作用的是(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故宫 ④大运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战争、改革、宗教的传播都从不同的层面推动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希波战争一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B. 伊斯兰教诞生一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罗马帝国扩张一一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
D. 大化改新一一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11、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 彼得一世改革
B. 农奴制改革
C. 南北战争
D. 十月革命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13、南北战争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使美国
A.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B.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4、《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该材料主要表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C. 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15、下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16、以下是某一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B.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C.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D.二战结束后至今
17、2013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我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当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揭开了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又一场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变法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18、1271 年,有位17岁的青年离开祖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又返回到家乡。他的经历和见闻被人写成书,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 )
A.哥伦布 B.中臣镰足
C.马可·波罗 D.伯利克里
19、“……月自壬子,四十二天,杀我同胞,三十万人。秦淮玄武,血水同流,慕府紫金,遍野尸横……”。以上祭文是为了恭祭哪一事件中罹难的同胞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甲午中日战争
20、2019年1月16日,享年93岁的于敏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隐姓埋名28载,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他将报国之志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兑现了“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誓言。下列成就中能够体现他的贡献的是
A. 籼型杂交水稻
B. 发现青蒿素
C. 两弹一星
D. 载人航天
21、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这就是 ______ 。其具有司法权,设有 ______ 。
23、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25、俄罗斯人的祖先是________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_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_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7、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________运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28、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9、印度民族大起义
影响:印度民族人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________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0、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2、试简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的思想的主张及影响?
3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和开始标志。
34、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外经济交流】
材料一:如下图
(1)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什么?两次出使西域,并为这条交通要道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2)该要道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如下图
玄奘
(3)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被称为是中国和哪一地区的交流使者?
【现代中外政治交往】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美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4)中美两国官方交往打破外交坚冰的事件是什么?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