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有误的选项是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推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B.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明朝废丞相——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希特勒出任总理
C.萨拉热窝事件 D.三国同盟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宣扬自家观点,其中一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原则,这一派属于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这一局面的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B.美、苏等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争夺
C.英国对印度独立实行分治政策 D.两国的领导人意见不和
5、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下列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 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大团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的发现。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错误的是( )
①封建社会的终结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④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199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罗斯福,信中说:“您已经成为各位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8、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表中变化反映了
| 全国所辖郡数 |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
西汉 | 103 | 74 | 29 |
西晋 | 162 | 86 | 76 |
A.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D. 西晋疆域大于西汉
9、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10、“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
11、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供选用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东周 ⑤商→西周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实行部分私有化
D. 用粮食税代替粮收集制
14、(题文)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坐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村乡镇企业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19世纪中期)近代化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段话评述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7、( )以后,从欧洲至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新航路开辟
18、依教育部有关通知的要求,为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自2017年起,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此举意在( )
①改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某些历史事实
②帮助中小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③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④突出七七事变前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历史功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是( )
A.屋大维
B.伯里克利
C.凯撒
D.穆罕默德
20、吉田茂是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他在著作《激荡的百年史》中指出:日本经济发展不仅有内部调整,还有“生逢其时,凭借幸运的一面”。“幸运”应指( )
A.美国的扶持 B.允许土地买卖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发展“新经济”
21、请写出相应的内容
(1)吸收徽剧和汉调的优点,在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艺术是 。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权益均遭到损害的国家是 。
(3)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 。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22、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962年的________说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2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 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24、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26、________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27、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9、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建立的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的制度——
(4)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
(5)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31、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
3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
33、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34、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层层叠叠发展、变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中国所处的地位如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加剧。请你任举一例说明。
(4)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