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草→兔→狐
B.阳光→树一蝉→螳螂→黄雀
C.狐→兔→草
D.蝉→螳螂→黄雀
2、如图所示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该实验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消耗了二氧化碳
B.消耗了氧气
C.产生了水
D.消耗了能量
3、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水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4、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
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
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
5、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温度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横比( )
A.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
B.草地的早、中、晚湿度
C.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
D.裸地的中、晚湿度和灌丛的中、晚湿度
6、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将等量的萌发和煮熟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瓶-萌发的种子、乙瓶-萌发的种子
B.甲瓶-萌发的种子、乙瓶-煮熟的种子
C.甲瓶-煮熟的种子、乙瓶-煮熟的种子
D.甲瓶-煮熟的种子、乙瓶-萌发的种子
7、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所以说杂草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8、在青藏高原藏羚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藏羚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比较法
D.测量法
9、2018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两只猴“中中”和“华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图是两猴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融合细胞中有C猴的遗传物质
B.“华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B猴相同
C.“中中”和“华华”的培育技术是克隆技术
D.“中中”与A猴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10、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反映了光合作用的实质。A、B表示进出叶片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
B.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A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氧气
D.B表示光合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11、生活中我们发现牵牛花通常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12、下列关于植物的介绍,叙述错误的是( )
A.雪松、侧柏属于裸子植物
B.煤主要是由古代苔藓植物的遗体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C.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会引起“赤潮”和“水华”现象
D.满江红是一种蕨类植物,生活在水中
13、下列植物中的食用部分主要属于生殖器官的一组是( )
①萝卜、②蚕豆、③黄花菜、④橘子、⑤马铃薯、⑥甘蔗、⑦花生
A.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⑦
C.①⑤⑥⑦
D.②④⑥⑦
1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提供氧气
B.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直接提供食物
C.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5、“豆浆、油条”是许多威远人早餐所喜爱的食品,其中炸油条所需的原料植物油(菜油)和面粉分别主要源自菜籽和小麦籽粒的( )
A.子叶、子叶
B.子叶、胚乳
C.胚乳、胚乳
D.胚乳、子叶
16、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7、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膜上
B.细胞质中
C.细胞核内
D.液泡中
18、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未进行光合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19、与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2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落叶
B.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会脱毛
D.植树造林可以改变空气质量
2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的作用.
(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中.
22、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1 ] 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 2 ] 传到脊髄里特定的[ 3 ] ,再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到[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叩击膝盖时,会感到轻微的痛,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 功能.
(3)某人因病左腿瘫痪,不能运动(腿部肌肉没有损伤),但用手捏腿部时能感觉到,说明他主要是损伤了反射弧中的 .
23、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又叫神经细胞.
24、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把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件。然后将甲放到光下培养,将乙放到______处培养。
(4)请你预测实验现象: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_____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_____色的。
(5)本题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______和______。
26、植物体内的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_______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移栽树苗时常常要剪掉部分枝叶,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
27、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及表达和交流.
29、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的个体.
30、一台显微镜的 与 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1、请选择相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1)夜盲症 A幼年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2)侏儒症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呆小症 C饮食中缺碘
(4)大脖子病 D缺乏维生素A
(5)坏血病 E缺乏维生素C
(6)小肠 A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7)心脏 B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8)肺 C气体交换
(9)肝脏 D最高级神经中枢
(10)大脑 E分泌胆汁
32、松的针形叶更有利于降低水分的蒸腾。( )
3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 的主题是“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迫在眉 睫。下面绘制的是渤海湾的某食物网简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鳀鱼的关系是______; 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_____的数量减少最多。
(2)食物链越长,能量消耗越多。若食物资源丰富,带鱼产量最高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
(3)2011 年渤海湾发生溢油事故,对渤海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溢油导致渤海湾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该事件已经过去 一年,渤海湾的生态环境至今没有得到完全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 是有一定 限度的。
34、如图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和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图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心室相连,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且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是[ ]___________。
(2)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 ]___________中流的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液。血液由[4]射出,流经[5]、[7]、[8]至[1]的循环途径叫做___________。
(3)当血液流经A处时,血液由__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__血。
(4)肺泡内的氧气透过___________壁和___________壁两层细胞扩散到血液里。
(5)若某人因外伤引起骨骼肌发炎,则血液中的___________会穿出血管,吞噬侵入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