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东中山初一(上)期末试卷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中字母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 )

    A.A B.B C.C D.D

  • 2、塔里木盆地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形平坦

    B.环境脆弱

    C.油气资源丰富

    D.城市、人口分布多

  • 3、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其中,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小时,两地朝发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之一。下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沪昆高铁与京沪高铁的交汇城市(     

    A.上海

    B.昆明

    C.北京

    D.南昌

    【2】沪昆高铁的开通,可以实现(     

    A.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

    B.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

    C.每日有大量香蕉从昆明运至上海

    D.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

  • 4、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各地众志成城,携手应对。下表为五省区向武汉捐赠的部分物品清单,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

    河南

    黑龙江

    广东

    内蒙古

    四川

    捐赠物资

    大葱

    大米

    水产品

    牛羊肉

    儿菜

    【1】关于所列省区捐赠物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南大葱在山区大规模种植

    B.黑龙江水稻熟制为一年一熟

    C.广东水产品多产自渤海海域

    D.内蒙古牛羊肉来自高寒牧区

    【2】2020年2月,新上市的儿菜从四川雅安运往武汉。雅安冬季温暖,适合儿菜生长,与武汉相比,儿菜菜雅安能安全越冬,是因为这里(     

    A.地势低

    B.纬度高

    C.距海远

    D.山地阻挡冬季风

  • 5、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益阳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出台《2022年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此举措提高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图标表示可回收垃圾的是(     

    A.

    B.

    C.

    D.

  • 6、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  

    A. 积极发展人口   B. 逐渐增加人口   C. 实行计划生育   D. 鼓励生育

  • 7、北纬30°穿过的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过云贵高原

    B. 穿过黄海

    C. 穿过东南丘陵

    D. 穿过四川盆地

     

  • 8、小林同学暑假准备从西安出发去哈尔滨、武汉、昆明、广州旅游。他在查地图时分别把四个省会城市所在省区轮廓绘成图,还将省区的最大河流绘在图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省会城市与省区轮廓及简称连线正确的是(     

    A.哈尔滨—①—粵

    B.昆明—②—滇

    C.武汉—③—鄂

    D.广州—④—黑

    【2】2023年4月12日至16日,傣族举行了盛大的泼水节活动,期间旅游总收入21.16亿元,被称为“泼”出来的文旅经济。傣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9、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10、杨柳枝叶繁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四五月份,杨柳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也会在各地如约而至,让人不胜其扰。读“飘絮预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原飘絮时间比石家庄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土壤

    D.海陆位置

    【2】杨柳飘絮时(     

    A.北京正午影子最长

    B.我国白昼渐长

    C.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D.东南沿海台风频繁

  • 11、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B.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 12、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风情以下列哪个民族为主(     

    A.

    B.

    C.

    D.

  • 13、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西部多,东部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城市多,农村少

  • 15、如下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 偏北风 B. 偏西风

    C. 冬季风 D. 夏季风

  • 17、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地球上演了日环食天象,此次日食环食带我国境内从西藏开始,最后在台湾省结束,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如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此次日食环食带经过的①、②两省(直辖市)的简称分别是( )

    A.川、鄂 B.渝、贵 C.渝、赣 D.川、湘

  • 18、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 19、关于下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C.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

    D. 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 20、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广州却温暖如春,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________部,包括________ 省、________ 省和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

  • 22、我国耕地面积1.22亿公顷,承受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世界 __的人口。

  • 2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24、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南往北可以划分为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中温带、________、高原气候区。

  • 2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在接受香港、澳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型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重点发展了 产业。

     

  •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其主要原因是____

    (2)A省的简称是____,该省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

    (3)黄河中游流经____(地形区)时产生大量泥沙,该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

    (4)A、B两地夏季气温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 27、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   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 28、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______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 29、新疆地表结构特征“________”。

  • 30、台湾岛西部平原土地______,盛产____________、茶叶和_______带、_______带水果。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9月山火在澳大利亚东南部肆虐,失控的火势持续半年多,最终在持续暴雨后被扑灭。数据显示被山火烧毁的森林面积达600公顷(澳大利亚森林70%为桉树,桉树富含油脂,遇到40℃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大约有1170多公顷的土地被焚毁;超过10亿只生物葬生火海。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1)下图是不同地质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图中方框中图形代表澳大利亚),请按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序____

    (2)澳大利亚有____(特殊纬线)穿过其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____带,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上图中由A到B沿线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为____

    (3)此次澳大利亚山火肆虐的自然原因是____。(双项选择)。

    A.桉树分布广,富含油脂,容易自燃

    B.野生动物多,植被破坏大

    C.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

    D.地广人稀,救火力量不足

    (4)电影《流浪地球》说到:“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和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命运的共同体,简要分析山火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示例:对气候的影响: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对生物的影响:____

  • 32、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热量和干湿状况看,江苏省大部分属于______(A暖温带B.中温带C.亚热带D.热带)和______(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根据资料推测,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_______(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D.沿海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__(A四季如春B.冬暖夏凉C.雨热同期 D.炎热干燥)。

    (3)“好山好水出好茶”,江苏茗茶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是因为山地云雾多,湿度大且易排水。碧螺春产于苏州市太湖东、西洞庭山一带,这里茶树和桃、李、_____(A苹果、梨 B.甘蔗、香蕉 C.龙眼、椰子D.桔子、梅子)等果木交错种植,令碧螺春茶独有天然茶香果味。

    (4)“一年好茶在于春”,据报道,2022年3月21日苏州西山茶农刚开始在茶园内采春茶,而海南岛茶农则在1月8日就已经在五指山茶园采春茶。两个地区采摘茶叶的时间不同,主要是由于_____A海拔高度B.纬度位置C.市场需求D.土壤肥力)不同造成的。

  • 33、“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时的第一天。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入秋日期总体呈现____的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沿①线夏季能体验到的气温和降水特征是____,路线③经过的A、B两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

    (3)四条赏秋路线,地势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路线;途经我国温度带最少的是____路线。影响图中C处入秋日期等值线密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

  • 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地,B地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我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下表)。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人口总数(万人)

    90199

    50979

    72333.9956

    68843.8768

    占全国人口总数比例(%)

    63.89

    36.11

    51.24

    48.76

    材料二:1964年~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折线图(下图)。

    (1)据第______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人口总量首次突破14亿,目前我国还是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人口______(填“稠密”或“稀疏”)。

    (2)据材料一可知,与我国乡村人口相比城镇人口较______(填“多”或“少”)。

    (3)2020年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周至县的常住人口总数为504144人,面积为2974平方千米,则周至县的人口密度约为______(填“17”或“170”)人/平方千米。

    (4)据材料二可知,2020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是______,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______(填字母)

    A.我国劳动力短缺       B.我国不需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