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民族众多。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对我国地理位置及评价,描述正确的是( )
A.东西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辽阔的海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C.陆地最南端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利于与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终年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2】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距离5500多千米,这就造成( )
A.
B.
C.
D.
【3】关于我国人口、民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居世界首位,继续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
B.汉族占总人口数2/3,主要分布在东部
C.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C.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利于发展海上交通和边境贸易
D.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3、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4、如图是黄河干流示意图,其中哪一河段由于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
A.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C.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D. 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6、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文化有利于旅游者开拓视野,体验不同的风俗习惯
B.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C.地方文化是我国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当开发其积极的一面
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
7、春节时,北方的黑龙江省冰天雪地,天寒地冻,而此时的海南岛依然天气炎热。造成这种南北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海陆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
C.南北跨纬度广
D.东西跨经度厂
8、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避险做法正确的是( )(每幅字体大小不一样)
A.
B.
C.
D.
9、与我国接壤的14个陆上邻国中,有不连疆界的国家是( )
A.俄罗斯、印度
B.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C.巴基斯坦、印度
D.俄罗斯、朝鲜
10、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11、“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它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①低纬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省燃料
②火箭航区和残骸区均在海上,安全性好
③靠近海洋,便于大型装备运输
④晴天多,降水较少,发射时机更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前进一大步。近年来,中国科技成果惊艳世界,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都来到我们中国。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创造大国”的关键因素是( )
A.资源与土地
B.气候与地形
C.市场与交通
D.技术与人才
1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交通压力大 B.就业困难 C.居住条件差 D.国防兵源不足
13、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从云南省的腾冲到黑龙江省的
A.大庆
B.哈尔滨
C.黑河
D.漠河
14、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同纬度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D.南温带海洋面积小
【2】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多分布在( )
A.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B.大陆内部地区
C.等温线密集的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3】甲地区无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水源
D.地形
15、从四大区域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___阶梯。( )
A.南方 三 B.北方 二 C.西北 三 D.青藏 一
16、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结合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宣传语,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有( )
A.张家口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开展冰上运动
B.北京积雪时间长,适合开展滑雪运动
C.北京场馆众多,基础设施完善
D.张家口交通便利,服务水平高
17、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东北今年光照足、雨水调和,为丰收提供了“天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经常提到的东北地区,主要包括( )
A.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
C.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D.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2】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
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3】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5】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
B.黑龙江沿线地区
C.京沪线沿线地区
D.长白山沿线地
【6】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山珍食材小吃店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木屋畅饮酥油茶
18、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为( )
①腾冲②漠河③黑河④大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A.韩国
B.缅甸
C.印度
D.蒙古
20、下列对亚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雄踞东方的大洲 B. 世界第一大洲
C.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D. 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1、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
22、我国东部最高峰分布在_______岛上,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
23、我国气温的主要特点是冬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
24、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__海,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第一长河。
25、将下列地区与其对应的作物熟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面。
①东北平原 A.两年三熟 ①—( )
②华北平原 B.一年一熟 ②—( )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一年三熟 ③—( )
④海南岛 D.一年两熟 ④—( )
⑤青藏高原 ⑤—( )
26、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27、将下列地理事物填入下面表格。
岳麓山、毛泽东故乡、马王堆、橘子洲、湖南省会、 钢铁工业基地、电力机车工业基地
长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湘潭 | ________、________、 |
株洲 | ________、 |
28、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上。 ( )
29、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3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 .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共有________多个.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共有________ 多个.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性学习】
主题:高铁助力经济振兴
资料一:近些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方式。“双十一”期间,为了全面提升物流速度,铁路部门开启了“高铁带货”。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快运定时定点发车模式能更好地保证货物时效。尤其在水果、海鲜等生鲜的运输上,高铁快运相对稳定的温度、速度和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以更好的地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资料二: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1)京广高铁是“中国黄金大动脉”,它促进了哪两个工业基地的经贸往来?
(2)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带货”有哪些优势?
(3)读图,说出我国高铁地区分布的特点,并从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中国高铁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请再列举两例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成就。
3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山北麓,干流流经四大地形区,其中C是____。
(2)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峡谷,形成十分壮观的____瀑布,黄河下游因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从而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
(3)黄河在中游河段接纳的重要支流③____,是注入的海洋E是____。
33、读图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位于____山脉和____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____的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
(2)新疆的地形特点是____
(3)图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____和____;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和____。
(4)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____终点____(填写省级行政区即可)
34、读“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图中D代表世界最大的____水利枢纽。
(2)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的描述中,与②处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严重
D.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是指_______,海是指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4)图中①、②两个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河段;图中①处是被誉为“塞外江南”的著名灌溉农业区_______。图中③河段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_______。
35、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________海洋A________。
(2)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________,同时为区域间的联系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交通。
(3)图中城市②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4)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近年来,A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A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是________。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