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随州高三(上)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同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确认郑某全、赵某峰的代表资格有效。代表资格审查意味着(     

    ①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作为云南省人大的常设机关,切实行使决定权

    ②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了审查活动

    ④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欧盟机构众多,既有代表成员国利益的政府间机构,也有代表欧盟整体利益的超国家机构。下列机构中属于欧盟最高决策机构的是(     

    ①欧洲理事会             

    ②欧盟委员会        

    ③欧盟理事会             

    ④欧盟首脑会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进入新时代,探寻“禾下乘凉梦”,我们把粮筑得更牢、饭碗端得更稳;追逐“九天揽月梦”,我们迎来“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翱空;求索“实业振兴梦”,我们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建成世界上最完奋的工业体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     

    ①表明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表明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③有力地夯实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底气和实力

    ④意味着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哲学角度看,成就的取得表明(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创造出符合人的主观需要的客观事物

    ②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把中国梦变为现实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结合优美的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同时融合服饰、布景、灯光等舞台艺术的辅助形成整体舞台效果,用艺术语言弘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该音乐剧的成功得益于(     

    ①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③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象鼻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60款新品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首发。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但它却没有人类的记忆、语言、行为等认知功能。这印证了(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D.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7、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60年间,中国医疗队用大爱无疆、仁心仁术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援外医疗是基于(     

    ①自觉担当大国责任,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②立足他国合理关切,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④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强大的思想武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独特理论品质,能够主动适应我国国情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3年11月21日,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主持召开大连市民主党派2023年度重点调研成果政党协商座谈会,听取联合课题组关于打造旅游强市和发展电子化学品行业的调研成果汇报,与各民主党派交流意见建议。这体现了(     

    ①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民主监督

    ②大连市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③民主党派行使参政权,为促进发展出谋划策

    ④民主党派创新了履职方式,积极履行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2023年10月7-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下列关于“着力”的理解对应错误的是(       

    A.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B.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C.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D.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 11、《商业时代》发表的题为“美对华贸易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的影响研究”的文章指出,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导致少数人说了算。政府不能保护人民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只会维护某些强大利益集团的利益。这表明(       

    ①利益集团充当了公民与政府间的纽带 ②利益集团具有相当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③利益集团代表了全民的利益       ④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2、为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和谐,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重在让家庭教育方式有法可依。而该法自实施以来,已出现首批被“执行”家长。家庭教育法的出台(     

    ①是社会实践的变化以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在法律中的反映

    ②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必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

    ③体现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④体现家庭教育法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担当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13、像“我真的会谢”“栓Q”“瑞思拜”等网络流行语已经全方位渗入网民在线活动,成为影响当代社会沟通交往的“必修课”。网民对网络流行语形成了两种态度。态度一:网络流行语易造成语言异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应该禁止使用。态度二:网络流行语是正常的语言创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应该大力推广。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对待网络流行语应该(       

    ①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遵循质量互变

    ③实现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④坚持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今年很火的歌曲《罗刹海市》,创作灵感来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书中描述的罗刹国是一个美丑颠倒的国度,在那里,越丑越是担任高官要职,掌管朝政;越是美, 越被看成妖怪,暗讽以丑为美的颠倒世界。关于“罗刹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罗刹国”是作者自主想象出来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确诊患者越多,越说明我们的医学技术强大”、“我不去检测,我就没有感染”。面对汹涌的新冠疫情,有些国家政客这么回答下列观点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抗疫”体现的哲理构成“哲学史上的对子”的是(  )

    ①理在气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6、北京“491空间”是四九一电台旧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由这里传向世界各地。如今“491空间”已经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艺术展览、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文创园,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时尚经济的跨界融合。“491空间”的成功(     

    ①表明跨界融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文创园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得益于文创园的全新经营和打造全产业链,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顾客群

    ③表明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好经济新业态的商业价值和公益属性

    ④有利于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引导新时代青年感受并自觉传承革命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甘肃省简牍博物馆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解码甘肃独特的文化基因,激活甘肃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运用现代科技为悠久的简牍文化赋予时代气息,拉近了现代与古代的距离。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实践的真实反映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

    ③中华简牍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好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8、“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化隔阂

    ④各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化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向哪里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开启了法治中国新篇章。习近平法治思想(     

    ①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②完成了对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

    ③为开展中国特色法治实践提出了具体方案

    ④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中西方文化在动物象征意义上存在差异,传递了不同的历史、地理、生活习惯、美学观点。比如,龙在东方是吉祥的象征,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再如,汉语中把人比作狗就是在骂人,但英语中却有luckydog(幸运儿)的说法。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认识到(     

    ①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影响无法抹去

    ②人们的认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具有反复性

    ③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应该彼此理解,互相尊重

    ④文化交融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应该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半夜楼上的“哐当”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不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想静静”不容易。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法颁布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B.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C.发挥法律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强制作用,保障公众健康

    D.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2、东京奥运会上,我们欣赏到巩立姣的力量之美;孙一文敢想敢做的决绝之美……这些奥运女将为我们展示了干劲十足、朝气蓬勃的生命之美。材料说明(       

    A.矛盾普遍性包含矛盾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矛盾特殊性是绝对的,而矛盾的普遍性则是相对的

  • 23、下图漫画《不堪重负》启示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     

    A.覆盖全民

    B.尽力而为

    C.权责统一

    D.量力而行

  • 24、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相信通过全体人民以钉钉子的精神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定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飞跃。由此可见(       

    A.善于抓住时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B.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其充满信心

    C.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要支持新事物的发展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成功研制青蒿素药品对我们的启示。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清明扫墓、谷雨采茶、白露身不露……这些节气习俗也已成为我们世世代代记忆联结的纽带。

    材料二: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让更多的国家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再列举三个节气(上述提到的除外)

    (2)请简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传承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 28、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等设备的顺利应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盖距,技术落后已成为翻的我国航天活动的最大瓶颈,习近平指出,“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定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速迈向航天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说明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脱贫致富为什么要靠贫困群众自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