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国,利益集团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甚至可以左右政坛。这些利益集团掌控着美国石油、军火等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驱使美国到处打仗,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龙头。可以这样说,美国历届总统都有利益集团的背景。相对来说,美国的利益资本家是明目张胆的公开参政议政,得到美国民众支持的。可见( )
①在一定程度上利益集团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美国社会被有组织强大的利益集团支配着
③利益集团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
④利益集团是透视美国政治结构的一扇窗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也对世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充分表明( )
A.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解决,现代化指日可待
B.我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中方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呼吁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寻求人权治理的最大共识,努力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开创世界美好未来。呼吁各国要寻求人权治理的最大共识是基于( )
①国际人权合作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加强团结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③加强团结合作有助于维护人权保障的安全环境
④同心协力是当今时代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顺利通过了由马耳他提出的呼吁紧急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的决议:在冲突地区,长时间设立的一条安全通道,这个安全通道,不允许交火,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缓解紧张局势,促进冲突的解决。中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在推动安理会履行责任、发挥作用、凝聚共识等方面,为恢复巴勒斯坦和平尽了最大努力。材料表明( )
①安理会在事关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等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作为维护和平的使者,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④中国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列宁指出:“到世界上再没有剥削的可能,再没有土地占有者和工厂占有者,再没有一部分人吃得很饱而一部分人却在挨饿的现象的时候,就是说,只有到再没有发生这种情形的可能的时候,我们才会把这个机器毁掉。”这段话揭示出( )
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②国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③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④国家通常以民主的形式掩盖阶级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势必严重危及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人类健康安全,也将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日本政府这一做法( )
①违背了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忽视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有利和不利两方面
③割裂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④是在对本国国情作出判断基础上的正确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党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进程, 探索适合中国的法治道路。由此可见( )
A.法治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法治文明发展没有客观规律可循
C.文化传统决定了各国的法治道路
D.人们的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来把握、来谋划,强调解决问题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照应系统的方方面面,注意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上述论断表明( )
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要求决定了各方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②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服从各方面实际需要,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③要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各方面联系起来,形成最佳方案
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整体需要,弱化各部分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百米高空之上,崇山峻岭之中,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正通过一座高架桥,呈现一幅“水往高处走,船在天上行”的壮丽景观。古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想象如今在贵州成为现实。“船在天上行”的中国奇迹体现了( )
A.人类依托科技的发展可以在想象中创造现实世界
B.自在联系向人为联系的转换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原有联系并建立新的联系
D.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梦想精神的人民
10、汉字的书写过程融入了中国人特有的知识认知、思维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性情志趣。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等文字录入设备广泛普及运用,汉字的书写演变为一个简单的选择程序和口令,减少了全民书写的机会。在 2023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建议开展中小学汉字教育,大力倡导全民汉字书写,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汉字书写活动,掀起全民汉字书写热潮。倡导全民汉字书写( )
①有利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②旨在有效地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③能更好体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能有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是请相信,世上总有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完美落幕,这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赛程分为预选赛阶段和决赛阶段,共有32支球队参赛,最终阿根廷队夺冠。对此,下列几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同的是( )
①蒲公英——植物
②参赛球队——阿根廷队
③北半球国家——卡塔尔
④预选赛阶段——决赛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表现在它( )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
A.形而上学、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14、2023年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
①换一种方式学习诗词,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②用科技手段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明显增强。此举有利于( )
①推进政府提高立法质量
②执法机关规范文明执法
③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
④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2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时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是基于( )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②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全力统筹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④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基于( )
A.它是“科学之科学”,能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B.它符合人们的愿望,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它在认识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8、近年来,我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经反复研究讨论,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还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刑法保护方面作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多项保障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这些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但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经过修改的真理更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④实践是人的认识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3年9月17日,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该景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传承至今的“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蕴含着“人在草木间”(茶)的生态智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传承至今的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恢复了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传承至今的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尊重了自然生态规律
③这种生态智慧根源于精神传承,统筹了林与茶人与地的关系
④这种生态智慧蕴含着中国农耕文明追求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起的精神谱系中,下列属于革命时期形成的有( )
①红旗渠精神
②大别山精神
③焦裕禄精神
④抗美援朝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3年2月18日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在海南开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论坛、展览、演出、美食文化体验、文创大赛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展现苏东坡的家国情怀,豁达人生,为民意识和文学成就,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留下了独特的“海南印记”。这表明( )
①与现代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②立足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引发世界的共鸣
③关注群众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
④贴近群众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彰显文化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以音乐竟演和真人秀为主要演绎形式,通过挖掘、解读深藏于传统民歌中的文化基因,唱响回荡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民歌,展现新时代青年音乐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节目( )
①促进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增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立足对传统文化的浪漫幻想,推动了传统文化创新
③扎根现实,呈现出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隽永魅力
④能够让年轻人在与民歌的对话中重新唤醒古老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从巴厘岛一路走来,中美关系回暖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旧金山,双方应从过往汲取现实的启迪,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构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创造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元首会晤表明( )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中美双方保持合作的出发点
②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③中美消除了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减少了竞争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了超大质量天体。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25、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主题展开交流,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历史变迁】
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少生优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近年来,由于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提升及生育观念的改变,新出生人口的减少加剧了我国老龄化进程,需要再次调整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哪些道理?
【现实需要】
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新出生人口减少, “人口红利”已逐步消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调整人口政策。
(2)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简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6、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其中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联系着。
27、某班同学就《速度与激情7》、《小黄人大眼萌》等国外大剧在中国横扫票房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这些国外大片在中国的热播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在中国播出;乙同学认为:国外大片有创意又精彩,它们在中国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国家文化工作者的反思,要全盘吸收外来影片的成功经验。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我国应如何实现电影创新。
28、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9、“剩宴”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式浪费”的背后是国人自古以来讲面子的文化心理。有的人并不愿意浪费,但在讲面子、讲排场等文化环境中,浪费也逐渐成了习惯。铺张浪费是现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中央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禁止铺张浪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的知识分析产生中国式浪费现象的原因。
(2)请运用“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就如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