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仙桃高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习近平主席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这表明,五四运动(     

    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直接引发了国民大革命运动

    D.是一场广泛的爱国主义运动

  • 2、东晋时荆州“田土肥美”,交州一年两熟,“恒为丰国”⋯⋯首都建康城中“贡使商旅,方舟万计”。这种现象反映了(     

    A.南方商业更加发达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 3、《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2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遗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铜卣。由此可知(     

    ①铭文印证了《史记》记载   ②青铜卣铭文实证北京建城历史

    ③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④召公通过修建城墙对抗商纣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足迹

    史实

    A

    广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瑞金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C

    延安

    《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D

    西柏坡

    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A.A

    B.B

    C.C

    D.D

  • 5、1349年,一群“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的官员在福州乌石山游览,至道山亭时以“文字为娱”,完成了一首联句(如图所示),此类吟诗作赋、唱和酬答在元中后期已成风气。这反映出元代(       

    A.官场风气败坏

    B.科举重视诗赋

    C.民族交融深化

    D.儒学地位复兴

  • 6、董必武在《南湖题诗》中写道:“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7、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A.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炼铁私营会导致效率低下

    C.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铁业官营有利于国家稳定

  • 8、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 9、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 10、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  )

    A.分割宰相权力

    B.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提高行政效率

    D.促进民族交融

  • 1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及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均可找到相似的器型。这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

    B.大汶口文化影响最为广泛

    C.不同文化区存在交流联系

    D.陶寺文化的手工业水平高

  • 12、“和田马钱”行于公元1~3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郭,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以“铢”为计重、记值单位。该钱币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

    A.于阗全面推行中原币制

    B.丝路贸易促进了文明交流

    C.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

    D.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 13、下图为反映北伐战争的漫画。下列对北伐战争的讨论,正确的是(       

    A.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 14、武则天统治中国的50年,是承上启下的50年,它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代,把大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贞观遗风”。下列措施与她有关的是(     

    A.设十三州部刺史

    B.设立唐蕃会盟碑

    C.兴建洛阳城和义仓

    D.首创武举和殿试

  • 15、“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 16、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这一状况(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C.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

    D.引发了中国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 17、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 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家教家风的重要。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家风的思想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 18、严复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论证“自由为体”的合理性,将自由视为生物进化、人类进步的标志。“民主为用”是指民主政治是自由的产物,是实践自由的理想场地。严复在多篇文章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平等、尚贤﹑隆民。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旨在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民智

    B.揭露中体西用的顺序错误

    C.用西方的科学民主来改造中国

    D.宣扬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 19、下图为当前已出土秦朝标准量器、衡器的地点。据此可知(       

    A.跨区域贸易更便利

    B.地区间矛盾被激化

    C.自然经济得到发展

    D.治国思想有了变化

  • 20、遵义会议后,为避免红军主力和国民党数十万追兵决战,中央红军采用迂回穿插、机动作战的方式。个别指挥员对宏观战局了解不够,加之行军的疲劳,产生抱怨情绪。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激烈讨论后,统一了军事战略战术的认识。这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坚定抗战、坚信正义

    C.实事求是、紧密团结

    D.依靠群众、生死与共

  • 21、明英宗时期,内阁成为朝堂政务运作最为中心的一环,阁臣全面参与朝政,甚至六部官员也要前往文渊阁与阁臣议政。这表明(     

    A.阁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C.内阁中枢地位得到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2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 23、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

    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

  • 24、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女性一般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A.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B.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C.人地矛盾相较前代更为凸显

    D.庄园经济的规模在扩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

  • 26、________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 27、清朝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_______”。这一时期,_______得到加强。

  • 28、某高中的一位同学在学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但是某些知识点他并不确定,请你根据所学帮他完成。

    古代中国主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进历程及特点

    朝代

    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

     

    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秦朝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设

    唐朝

    实行,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

    增设“”分割相权,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管军事和财政

    元朝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清朝

    雍正帝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 29、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________”,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________,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

  • 30、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

    会战

    影响

    1937年8—11月

    ________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937年9—11月

    太原会战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_

    1938年1—5月

    徐州会战

    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年6—10月

    ________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 31、抗美援朝

    (1)背景

    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朝鲜政府要求。

    (2)经过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________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有利于发展我国________________外交。

  • 32、西南

    (1)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________年8月,________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中法战争于年底打响。

    (2)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

    (3)1885年3月,清军在________率领下取得________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

    (4)6月,________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________占领越南。

  • 33、郡县制起源于___________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土地上不再进行分封,该而设郡县。郡县长官由____________,不能世袭。__________时期,各大国已经广泛实行郡县制。

  • 34、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___,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请回答:

    (1)秦、西汉、明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中国近代政体的变迁,指出主要资产阶级派别在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了哪些重大实践?他们争取民主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请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分析曲折发展的原因。

    (3)概述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 36、其他方面文化交流的表现是什么?

  • 37、材料一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共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

    材料二(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偷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器,故工致而价廉,且亦成功;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上海、宝山、南汇、奉贤、川沙、崇明八县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也是“海滨沙地皆棉田也,每岁所收,为出口一大宗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材料四江浙两地的农民因为地理的优势和便捷,进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做工的不在少数,而去当时的上海,则是流动目的地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从1912年到1932年,20年间,仅在苏南颇具实力的荣家企业从2家增至21家,工人数也从1334人增至33416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两省农村。对此,时人评论说:“中国工人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

    ——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江南经济出现的新局面?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国际因素是什么?

    (3)材料四中江浙地区农民从业状况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

     

  • 38、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三大中央制度和三大地方制度。

  • 39、美国1787年宪法和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