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统计,节食减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情绪低落等各种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组织水肿
B.过度节食可导致在内环境中进行的糖类代谢活动发生紊乱
C.过度节食可能使得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更新影响较大
D.节食可能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而影响记忆力
2、植物在光敏色素作用下,可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脱落酸。若把带第一对叶的棉花幼苗茎切下来,把含有脱落酸的琼脂块放置在茎的切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叶柄上施加一定的外力,叶柄就会脱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产生的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生长
B.冬季来临前日照时间短,产生的脱落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使叶容易脱落
C.仅上述试验即可证明脱落酸对叶片的脱落一定有促进作用
D.若将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施于叶片时,可能会促进气孔关闭
3、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是生活生产中重要的酶,如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只能在特定部位打开肽键使抗体降解
B.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
C.抗体的水解产物总质量比抗体质量小
D.胃蛋白酶使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少于木瓜蛋白酶
4、将两对PCR引物作特殊的设计,外侧两个引物大小为25bp,复性温度较高(68℃);内侧两个引物大小为17bp,复性温度较低(46℃)。通过控制复性温度(68℃)使外侧引物先行扩增,经过20~30次循环后(第一轮PCR结束),再降低复性温度(46℃)使内侧引物以第一轮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再次扩增,整个过程被称为巢式PCR,该技术更适用于DNA含量低的待扩增的样品。两轮PCR反应均在一个PCR管中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常规PCR技术相比,两套引物的使用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B.第二轮PCR反应能否进行,是对第一轮PCR反应正确性的鉴定
C.复性温度与引物长度成正相关
D.在一个PCR管中进行两轮PCR反应均使用了相同的模板
5、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若亲代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在细菌体内复制了2次,并全部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同位素应分别用含32P和35S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B.T2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需要大肠杆菌为其提供核糖体、核苷酸、氨基酸等
C.T2噬菌体的DNA在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D.含有32P、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2和0
6、下列关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转化因子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 RNA
7、α-变形菌的细胞膜上的光驱动蛋白可作为“质子泵”将H+从细胞膜内侧运送到细胞膜外侧,形成的H+浓度梯度可用于ATP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驱动细菌鞭毛运动,其部分能量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泵出H+的过程中,光驱动蛋白的自身构象发生变化
B.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和蛋白质的磷酸化相联系
C.图中ATP合成酶有催化ATP合成和运输H+的功能
D.除细胞膜外,α-变形菌的细胞中不含其他生物膜结构
8、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具有较多的核糖体,有利于合成血红蛋白
B.吞噬细胞具有较多的溶酶体,有利于清除病原体
C.性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有利于合成性激素
D.胰岛B细胞具有较多的高尔基体,有利于分泌胰岛素
9、人体内肝脏、胃肠道和胰腺等内脏器官堆积脂肪过多,称为中心性肥胖(腹部和腰部肥胖),此类患者患糖尿病心脏病风险及死亡率明显升高,而较大的臀围和大腿围患上述病及死亡风险明显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分子C、H比例高,含O比例低,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脂肪在人体内堆积的部位不同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同
C.大量食用糖类物质可以转化成甘油三酯和某些氨基酸
D.严重糖尿病患者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导致体重减轻
10、生长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予尖端戴锡帽的胚芽鞘单侧光照,胚芽鞘不弯曲,说明生长素合成需要光
B.根尖的根毛区细胞较分生区细胞对生长素敏感,与根相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C.常对盆栽松树进行去顶,可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进而促进侧芽生长发育
D.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
11、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 rRNA 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 rRNA 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与自身mRNA分子结合而产生翻译抑制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 mRNA 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细胞中有足够的 rRNA 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与自身 mRNA分子结合
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 mRNA 翻译的抑制维持了 r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的平衡
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mRNA 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12、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都是S型活细菌
B.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
C.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入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菌落
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3、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能引发细胞癌变。p53基因能在细胞核内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调控因子MPF能促进细胞内染色质丝的螺旋化。下列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53基因突变可能增大细胞癌变的风险
B.MPF可能促进细胞从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
C.若MPF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细胞周期将缩短
D.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无限增殖
14、下列有关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抑制及再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细胞分化会导致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发生改变
C.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
D.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15、人体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其中快肌纤维无氧呼吸能力强,慢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大而且数量多。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快肌纤维不含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
B.慢肌纤维对氧气的需求较多,所含毛细血管较为丰富
C.不同个体、不同骨骼肌所含有的两种肌纤维比例不同
D.根据题意,快肌纤维主要用于时间短、强度大的活动
16、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CV生活在肝细胞中,与肝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含I5N的琼脂糖培养基培养HCV进行同位素标记,研究其增殖过程
C.HCV可在肝细胞中指导合成相应的mRNA和tRNA,用于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破坏被HCV感染的肝细胞
17、农谚是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指适当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产量
B.“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指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C.“谷连谷,坐着哭”指植物对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谷子,会导致土壤中谷子所需的矿质元素减少,导致减产
D.“疏禾有谷粜( tiào ),密禾捞柴烧”指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18、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家针对某一面积为2km2的湖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调查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25条鲫鱼,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40条鲫鱼,其中标记的鲫鱼有5条,则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为200条/km2
B.要调查该湖泊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改用小网眼渔网重捕(每条鱼捕获的概率相等),则估算结果比实际种群密度明显偏大
C.在该湖泊的鱼类捕捞中,既要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又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后种群数量维持在K/2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对该湖泊某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不相关的
19、沼气工程是指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并制取沼气的系统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沼气工程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沼气工程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C.利用畜禽粪便作为发酵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沼气工程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遵循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20、下列关于生物研究方法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课外小组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在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新鲜黑藻作材料,观察绿色原生质层的位置
C.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研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D.鉴定样品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NaOH溶液
21、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中有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B基因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
C.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6
D.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黑身果蝇占13/64
22、现有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不考虑新的突变与染色体互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其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B.其色盲基因只会传递给女儿
C.其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色盲基因
D.其所有细胞中均含有色盲基因
23、某同学采用藓类小叶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的鉴定,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结构B为叶绿体,叶绿体的绿色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B.图1的A中充满的是蔗糖或葡萄糖溶液,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或葡萄糖溶液
C.若在某种溶液中液泡体积如图2所示,可推断该溶液很可能是葡萄糖溶液
D.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还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和细胞液浓度
24、取小白鼠(XY型,2n=40)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1条含3H的Y染色体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共有40条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含3H的X染色体
D.一个精细胞中最多可能有20条含3H的染色体
25、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 ~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2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将分离的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水渗入到红细胞内部,红细胞膨胀、破裂,从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所得到的红细胞质膜具有很大的变形性、柔韧性和可塑性,当红细胞的内容物渗漏之后,质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形成红细胞血影,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A~F代表不同的蛋白质)
(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______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主动运输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
(2)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 蛋白质种类 | 处理后红细胞血影的形状 | |||||
A | B | C | D | E | F | ||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 + | - | - | 变得不规则 |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 + | + | + | 还能保持 |
注:“+”表示有,“-”表示无
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血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磷脂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27、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______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______。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
28、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培养基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B培养基
纤维素粉 | NaNO3 | Na2HPO4·7H2O | KH2PO4 | MgSO4·7H2O | KCl | 酵母膏 | 水解酪素 |
5 g | 1 g | 1.2 g | 0.9 g | 0.5 g | 0.5 g | 0.5 g | 0.5 g |
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①如果要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则需要选择上述哪种培养基?______,该培养基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培养基中可加入______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③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培养基。
(2)把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入平板,等培养基冷凝后,应将平板______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可防止______造成污染。
(3)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束时,为什么仍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还有什么方法或步骤要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乙的________点表示。
(2)图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乙中的b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3)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mg。
(4)若图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如何变化?________。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设计了一个小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从室外选取4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制作4个能装下天竺葵的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每个纸盒内分别装上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功率相同的彩灯;
②将4株天竺葵分别放入4个黑色纸盒中,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接通电源,光照4小时;
③从4株经光照的天竺葵上同时各取一片叶片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碘液;
④观察并比较各培养皿中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你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的明显不足(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紫色玉米籽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
①决定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__________占。
(2)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变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未分离。
③若②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化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__。
31、下图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
(1)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______阶段。图④的Ⅲ阶段对应于图__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由Ⅱ-图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②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
32、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饵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两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叶片 | 光补偿点 (μmol·m-2·s-1 ) | 光饱和点 (μmol·m-2·s-1 ) | 叶绿素a (mg·g-1 ) | 最大净光合速率 (nmolO2·g-1·min-1 ) |
新生阔叶 | 16.6 | 164.1 | 0.37 | 1017.3 |
繁殖期阔叶 | 15.1 | 266.0 | 0.73 | 1913.5 |
狭叶 | 25.6 | 344.0 | 0.54 | 1058.2 |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____。
(2)依据表中__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_。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从实验结果看,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子鼠尾藻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