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崇左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民生富裕一向被视为立国的基础。下列文句,不蕴含“藏富于民”思想的一项是(  )

    A.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B.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用谦称表示谦逊,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B.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之后是谷雨,夏至之后是小暑,大暑之后是处暑,立冬之后是小雪。

    C. 墨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亚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墨为首。

    D.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丑为牛,寅为虎,辰为蛇。

  • 3、下列对小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人物少到不能再少,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不枝不蔓,节选部分主要写为保护大马林鱼跟鲨鱼的搏斗,小说简单集中。

    B.小说大量的人物独白,表现了在海上与大马林鱼鱼、鲨鱼长期搏斗的孤独无助,彰显强大困境下人的脆弱,作者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C.大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人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D.小说没有过多地使用形容词,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且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刻画形象,给人真切感受。

  • 4、下列诗句不属于律诗的是(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D.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5、《红楼梦》中“投鼠忌器宝玉瞒赃”,“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A.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城乡简史

    范小青

    自清喜欢买书。买书是好事,可是到后来就渐渐地有了许多不便之处,书太多了,挤占了人的空间。正好这时候,政府发动大家向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书籍,自清清理出来的书,有了去处,捆扎了几麻袋,雇了人力车,拖到扶贫办公室去,领回了一张荣誉证书。

    时隔不久,自清发现他的一个账本不见了。

    自清有记账的习惯,从很早时候就开始了,许多年坚持下来,每年都有一本账本。自清的账本,有时候会超出账本的内容,他不仅像大家一样记下购买的东西和价钱,记下日期,还会详细写下购买这件东西的前因后果,时代背景,周边的环境,当时的心情……自清的初衷,许是想用记账的形式来约束自己的开销,因为早些年大家经济都比较拮据,总是要想尽办法节约用钱,记账就是办法之一,许多人家都这么办。后来条件好起来,没有必要再记账,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做不到停止记账。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账本了,心里就立刻觉得空荡荡的,好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无依无靠了,自清知道,这是习惯成自然。

    自清坐不住了,他要找回那本丢失的账本。他想会不会是夹在旧书里捐给了贫困地区,于是第二天就到扶贫办公室去,但是书已经送走了。在甘肃省西部,小王庄小学一个叫王小才的学生,拿到了自清的账本,带回家去了。 

    账本是黑色的硬纸封皮,谁也没有发现这不是一本书,一直到王小才高高兴兴地把账本带回家去,王才翻开来一看,说,错了,这不是书。王小才知道自己犯了错,垂落着脑袋,眼睛却斜着看那本被翻开的账本,他看到了一个他认得出来但却不知其意的词:香薰精油。王小才说,什么叫香薰精油?王才愣了一愣,也朝账本那地方看了一眼,他也看到了那个词:香薰精油。

    这是2004年的某一天中的某一笔开支:午饭后毓秀说她皮肤干燥,美容院推荐了一款香薰精油,7毫升,价格:679元。毓秀有美容院的白金卡,打七折,为475元。拿回来一看,是拇指大的一瓶东西,应该是洗过脸后滴几滴出来按在脸上,能保湿,滋润皮肤。

    王才看了三遍,也没太弄清楚这件事情。他竖起拇指,说,这么大个东西,475块钱?他是人民币吗?王小才说,475块钱,你和妈妈种一年地也种不出来。

    王才决定举家迁往城里去生活,他决定要做城里人了。

    说起来也太不可思议,就是因为账本上的那四个字“香薰精油”,王才想,贼日的,我枉做了半辈子的人,连什么叫“香薰精油”都不知道,我要到城里去看一看“香薰精油”。

    王才说走就走,第二天他家门上就上了把大锁,还贴了张纸条,欠谁谁谁3块钱,欠谁谁谁5块钱,都不会赖的,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时一定如数加倍奉还,至于谁谁谁欠王才的几块钱,就一笔勾销,算是王才离开家乡送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其实自清最后还是去了一趟甘肃。可是他来晚了一步,王小才的父亲带着他们全家进城去了。他们坐的开往火车站的汽车与自清坐的开往乡下的汽车,擦肩而过。

    自清最终也没找回自己丢失的账本,但是他失落的心情却在长途的艰难的旅行中渐渐地排除掉了,当他站到那座低矮的土屋前,看到“一笔勾消”这四个字的时候,他的心情忽然就开朗起来,所有的疙疙瘩瘩,似乎一瞬间就被勾销掉了。

    自清从大西北回来,看到他家隔壁邻居的车库里住进了一户外来的农民工家庭。这个农民工就是王才。王才做的是收旧货的工作,他和小区里的人很快就熟悉起来。

    天气渐渐地热了,有一天自清经过车库门口,看到王才和他的妻子在太阳底下捆扎收购来的旧货,满头大汗,破衣烂衫都湿透了。自清忍不住说,师傅,车库里没有窗,晚上热吧?王才说,不热的。他伸手将一根绳线一拉,一架吊扇就转起来了,呼呼作响。王才说,这我拣来的,到底还是城里好,电扇都有得拣。自清从他们说话的口音中,感觉出他们是西部的人,但他没有问他们是哪里人。他只是在想,从前老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但是现在的人不这么想了,现在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了。

    王才也渐渐地养成了记账的习惯。王才记道:“收旧书35斤,净赚14元整。到底城里比乡下好。这些旧书是住在楼上那个戴眼镜的人卖的,听说他家的书多得都放不下了,肯定还会再卖。我要跟他搞好关系,下次把秤打得高一点。”

    一个星期天,王小才跟着王才上街,他们经过一家美容店,在玻璃橱窗里看到了香薰精油。王小才高兴地喊了起来,哎嘿,这个便宜哎,降价了哎,这瓶10毫升的,是407块钱。王才说,你懂什么,牌子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王小才,我告诉你,你乡下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别从城里人自清进入乡下,乡下人王才进入城市两个视角,展现了城里人的心灵史和乡下人的奋斗史。

    B. 自清在生活条件好起来后,仍然继续记账,并且觉得少了账本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依靠,是因为多年来记账养成了习惯。

    C. 王才决定举家迁往城里去生活,离开之时,在大门上贴上纸条表明不会忘记还债,说明他是一个淳朴、有责任感的人。

    D.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乡下人对生活艰辛的不满,而是写他们进城后对底层贫苦生活的小小满足,读来能感受到温情背后的淡淡辛酸。

    2小说以“账本”为媒介,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香薰精油”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扶摇可接;东隅已逝,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  ,___________  。(《论语》)

    (3)__________ ,死当结草。 ___________,谢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_ ?宁赴湘流, ________________。(《渔父》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  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

    (2)在《劝学》里,荀子以亲身的体验来强调空想不如学习重要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脉脉含情,对游人也似极为依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论外界怎样看我,如笑我、嗔我、责我、辱我,或是赞我、敬我、哄我,我都能淡然处之。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意思相似的句子,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中豺狼“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恶景象,不禁产生劝友人早点离开“锦城”“还家”的思绪。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抒发自己老当益壮、希图得到朝廷任用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仓中粮食作比较,表现阿房宫极尽奢华、耗费巨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上所有的人的称赞和诽谤,都没有刻意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这是因为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两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流畅、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喜迁莺

    北宋蔡挺①

    霜天清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藁鞬②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樽频倒。

    [注]①蔡:北宋仁宗时期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神宗时期,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多次击退西夏来犯之敌。②藁鞬(gāojiān):装甲宵、弓箭的袋子。

    1这首词按字数来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阕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_______________的边塞秋景。

    2本词表达了哪些思想内容?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世积,阐熙新囶人也。父雅,周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世积容貌魁岸,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在周,有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从韦孝宽击之,每战有功,拜上大将军。

    高祖受禅,进封宜阳公。高颎美其才能,甚善之,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颎深拒其言。未几,授蕲州总管,平陈之役,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大破之。既而晋王广已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始璋入据其城。世积继至,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等,及鄱阳、临川守将,并诣世积降。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邑三千户。后数岁。桂州人李光仕作乱,世积以行军总管讨平之。上遣都官员外郎辛凯卿驰劳之。及还,进位上柱国。上甚重之。

    世积见上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官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节选自《隋书·王世积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B.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C.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D.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竞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 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 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 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世积历仕两朝,展立战功。北周时,从韦孝宽平定尉遇叛乱有功,被授予上大将;隋朝时,除灭陈国中因功领剂州总管,并获加封。

    B. 王世积领兵作战,威慑四方,任荆州总管时,他率水军在蕲口大胜陈将纪瑱,江州司马闻风而逃,豫章、庐陵、鄱阳、临川等地都来投诚。

    C. 王世积假装好酒,以求自保。他见皇上生性猜忌刻薄,许多功臣因此获罪,心有忌惮,便故意放纵饮酒,便饮酒自遣,不与执政者谈论政事,却不料被皇帝舍于宫内,令医者疗治。

    D. 王世积被人检举,祸及他人。皇甫孝谐以道士相面、凉州不宜起兵为证,举报王世积有谋反之事,致使王世积被诛,还牵连到元旻、元胄。

    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晋王广己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

    (2)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写作。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块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鲜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有一天,他发现了这片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作:耕地、播种、浇水、锄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农夫渐渐老了,死了。农夫的儿子很懒,他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播下种子以后不施肥、不松土、不浇水,他再也不管了。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成的庄稼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

    读完这篇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