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乌海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 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C. 人们提到瞿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D.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屈原曾做过此官。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百多名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B.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取养分,呈现出本地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C.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事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因此,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悉心照顾,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D.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不同的一项是(   )

    A.学于师 B.鱼虾而糜鹿 C.吾妻之我者 D.深林兮层巅

  • 5、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 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

    B. 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

    C. 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

    D. 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发布的《201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和《2016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中指出,67%的地市政府网站存在财政、人事、统计等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的现象;72%的地方政府网站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以动态新闻、政府文件为主;过半数的部委网站未以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开展解读,而是以转载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为主,且解读回应形式单一;超过90%的网站存在征集意见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的现象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报告》认为,主要亮点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入正轨,行政权力办事资源整合度较高,应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的趋势等。《报告》也指出了平台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渠道有待整合、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

    (节选自2016年12月29日人民网)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意见》,到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务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17日搜狐网)

    材料三 “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

    “互联网+政务”与以往提出的搭建政府网站、政府平台完全不同。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其实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互联网+”的落地,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

    “互联网+政务”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先导。“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节选自2015年6月30日新华网)

    材料四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各地加快清理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各种规定,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彰显了国务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决心。“三个不得”则给各地政府划定了利企便民的底线:加快信息跑路,减少群众跑腿。而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必须舍得“割肉”。

    与此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部门虽然将办事大厅搬到了“网上”,群众却只能浏览办事流程,无法进行网上审批申报;有的虽然开放了网上受理渠道,但核心审批仍要群众跑腿;有的政府部门固守各自数据信息,导致部门信息无法互通互联,信息跑路遭遇“梗阻”。

    (节选自2016年9月20日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材料一发布的两个评估报告中,第一个是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第二个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评估,二者的问题包括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

    B. 材料二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前景规划,明确了2017年底前及2020年底前所要达到的目标。

    C. 材料三解释了“互联网+政务”的目的是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以及“互联网+政务”对政府工作部门的作用等。

    D. 材料四介绍了国务院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三个不得”具体、实用,明确了对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列举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如政府在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权力办事资源不断整合、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等。

    B. 材料一列举了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如网站信息公开不及时,重点领域的信息解读不到位且回应形式单一等。

    C. 材料三中“证明你妈是你妈” 的闹剧说明文本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的证明的反感和嘲弄,以此证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性。

    D. 材料四在讨论问题时很注重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信息跑路遭遇‘梗阻’”中的“梗阻”,形象地表述了政务信息不畅通的状态,但不符合新闻用语的特点。

    3我国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哪些具体的好处?请简要概括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流连忘返。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文段中的空缺部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古往今来,很多文坛大家借诗词向心中的英雄表达敬意:杜甫在《蜀相》中以(1)“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诸葛亮的才智抱负作出极高评价,表达对他的仰慕;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刘裕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功业。

    高二年级某班组织学生对“谁是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潜心敦煌石窟考古历史研究的樊锦诗,她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81岁高龄还一直在为敦煌文化忙碌着,有的说:“屈原在《离骚》中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身先士卒的先驱者,新冠病毒肆虐之时,钟南山院士冲在抗击肺炎一线,他为国纾难,应该是当代的英雄。”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述,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写出阿房宫建筑群的走向,一方面突出其规模的宏大无比。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以“________”一句表现出宋武帝北伐时的声势,再以“________”一句描述宋文帝草率出师的狼狈之相,前后可谓对照鲜明。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正面写乐声,“_________”一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2)《临安春雨初霁》中表面上写极闲适恬静的境界,内里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通过比喻,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了信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离骚》中表现当时社会人们违背准绳、追求邪曲,以苟合取容作为处世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⑤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二人分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的波澜。

    B. 颔联诗人抒发了自己报复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悟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 颔联中的“凉”暗用陶渊明“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悲观厌世、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

    D. 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

    2本诗的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筠州学记

    (宋)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远而遗世用 矜:夸耀

    B.庠序养成之法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C.州之士以为 病:弊端

    D.世取禄而已 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寤后之学者   如其礼乐,俟君子

    B.世虽不能皆知其意,往往好之   母立于兹

    C.使筠之士相与升降其中   异三子者之撰

    D.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   余既此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的文章,常以平凡之事示深远之理。本文标题为“筠州学记”,作者却并未拘泥于对筠州学舍建立的记叙,而论及历史上对先王之道的继承与学习、汉代人的教化风俗之美等。

    B.对于当世的读书人,作者赞赏他们能够钻研典籍、效法古人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他们虽然明晓先王之道,但是能够尊重而奉行的,却未必有那么多人。

    C.文章将汉代的读书人与当今的读书人相比较,指出由于推选人才的方式不同,他们所专注的方面不同,前者专注于自我修养,而后者更专注于学习

    D.作者认为董君仪、郑君蒨二君对于筠州的政事,是有追求的。庆历初年,筠州地理偏僻,未能应召建校,而在二十三年后董郑二君选地建学舍,并亲自讲解先王遗文,使学子们学得知识。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2)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截至5月22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材料二  6月2日早6时左右,记者在国槐路段看到,夜市收摊后留下的不仅是满地垃圾,主要还有地面的一层油污。在这个路段工作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早上5点多就开始清扫,一个多小时还打扫不完。

    针对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触与思考?如果你所在的小区召开关于是否倡导“地摊经济”主题座谈会,邀请你作为小区学生代表来发言,你会怎样来说?请写一个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