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穿鱼花的形态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让野生型柳穿鱼(两侧对称花)和突变型柳穿鱼(辐射对称花)杂交,F₁植株花的形态与野生型柳穿鱼的相似,F₂绝大多数植株花的形态与野生型柳穿鱼的相似。少部分植株花的形态与突变型柳穿鱼的相似。结合教材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野生型和突变型柳穿鱼Lcyc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B.突变型柳穿鱼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而不能遗传
C.突变型柳穿鱼体细胞中检测不到Lcyc基因的mRNA
D.F₂柳穿鱼花的形态之比为两侧对称:辐射对称=3:1
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生物可能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B.曲线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绿色开花植物,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曲线c代表的生物可以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D.曲线a、b、c可以代表不同种细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情况
3、下列关于群落的类型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荒漠和草原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
B.人工林中的红松高低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存在激烈的竞争,无法达到平衡
D.沼泽、河流、湖泊、海洋都属于湿地生物群落
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B细胞中的色素分子集中分布在结构④中
B.A细胞中的结构⑧只能出现在动物细胞中
C.结构③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不一样
D.⑩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单层膜结构
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符合方式甲,方式甲中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性激素、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分别符合图中方式甲、乙、丙
C.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分级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D.兴奋在M处是单向传递,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6、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只是由长轴突和髓鞘构成
B.图中的⑤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C.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7、如图a-f表示10万年前某水体演替的过程示意图,但近5万年以来,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尤其是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f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
B.在f阶段将树木砍伐,重新演替到f阶段所需的时间较图过程短
C.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
D.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速度
8、河豚毒素能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
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D.能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
9、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种群多样性
10、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主要成分是吲哚丁酸钾和萘乙酸钠)浸泡福鼎大白茶树插穗30min后进行扦插,63天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取生长健壮的插穗,所有插穗应保留数量不等的真叶和腋芽
B.用ABT生根粉浸泡前,插穗可用70%的酒精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C.不同插穗基部生根的多少和长度是多种外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图中数据表明100mg/L的ABT生根粉对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
11、下图示人体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图中③和④所示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液、血液和组织液
B.血浆、血浆和组织液
C.组织液、组织液和淋巴
D.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
12、支原体肺炎在秋冬季高发,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下列与肺炎支原体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肺炎支原体中一定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C.肺炎支原体的结构中不存在细胞壁
D.肺炎支原体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直径通常大于原核细胞的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细胞器的种类及复杂程度
14、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X的数学表达式为Nt=N0λt,其中λ是大于1的定值
B.曲线Y的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渔业生产中为保证持续高产一般在曲线Y所示的b点开始捕捞
D.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一直保持不变
15、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其中的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
B.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它们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缺少水分的环境
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穴居和善跑的习性比草原群落中的更突出
D.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往往是恒温动物,以适应沙漠温度的大幅度变化
16、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a~c表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缺碘时体内a、c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B.分级调节是①②③反映出的调节关系
C.反馈调节是④⑤反映出的调节关系
D.图示过程不能反映出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17、如图为机体内血糖升高时某细胞发生的相关血糖调节,其中①表示物质,②⑤表示结构,③④表示相关生理活动,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过程发生在肌肉细胞中
B.②能结合①,也能结合其他各种调节血糖的激素
C.③④可分别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分解
D.⑤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增多
18、经过70多年努力,榆林地区的林木覆盖率提高到了34.8%,使毛乌素沙漠80%成为了绿洲,被网友称为“塞上小江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
B.“塞上小江南”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
C.在沙漠中植树造林加快了沙漠到绿洲的演替速度
D.沙漠区域内的演替过程伴随着群落空间结构改变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制作生态缸时,需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B.可以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调查长白山脉北部地区东北豹的种群数量
C.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小
D.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高温等习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样品中的小动物
20、研究小组调查了某地农田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食者 | 被捕食者 | |||
田鼠 | 稻螟 | 蝗虫 | 水稻 | |
蛇 | + | - | - | - |
田鼠 |
|
| + | + |
稻螟 |
|
|
| + |
蝗虫 |
|
| - | + |
A.在以上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稻螟处于第二营养级
B.田鼠与蝗虫之间属于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
C.信息沿着食物链按水稻、蝗虫、田鼠、蛇的顺序传递
D.大量捕杀田鼠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21、茯苓是一种多孔类真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某地开创了“松苓轮作”的露地栽培模式,该模式所涉及的主要生物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林业生态系统中种植的茯苓,是该系统中的生产者之一
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松树桩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松树桩的能量,有效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物群落内部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C.当氧气缺少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影响
D.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23、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24、某兴趣小组研究濒危植物澜沧黄杉在冷杉林和云南松林中的生存率和死亡率(二者关系互补), 绘制不同胸径(胸径与龄级呈正相关)植株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不同龄级澜沧黄杉的生存率和死亡率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云南松林群落中澜沧黄杉种群进入衰退期早于冷杉林群落
C.澜沧黄杉种群密度较小,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不存在密度制约因素
D.将澜沧黄杉移植到濒危植物繁育中心,是对澜沧黄杉最有效的保护
25、
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葡萄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A管中加入2ml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2ml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___________,60℃水浴保温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试管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试管呈________色, B试管呈_______色
马铃薯和甘薯细胞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色。
2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B、C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该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C代表的是_________,①代表的是_________,碳元素在A→B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
(3)某生态学家通过一年的时间,调查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现把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其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戊为分解者,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能量单位:(kJ•m-2•a-1)]。
营养级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Pn | 1480 | 64 | 8830 | 8 | 460 |
R | 1890 | 316 | 11980 | 13 | 4600 |
Pg | 3370 | 380 | 20180 | 21 | 5060 |
该表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7、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图中,甲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乙表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甲图所示过程主要体现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图中细胞②是________,该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产生________,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的功能。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传至________,引起口渴感。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生长激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_。
28、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突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
29、材料一: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不同品种的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含细菌多的氮利用率高,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
材料二:经研究发现,A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7.30×1010个、真菌数为1.36×105个;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3.78×1010个、真菌数为1.6×105个。根据材料回答:
(1)华北地区每年6月份都会产生大量的小麦秸秆,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A品种牛”、“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获得该类目的菌还需要选择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该培养基加入的刚果红能与___________形成红色复合物。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下表中的4个菌株,其中最适合作为目的菌的是___________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最大。
菌株 | 透明圈直径R | 菌株直径r | R/r |
1号 | 0.4 | 0.3 | 1.3 |
2号 | 1.2 | 0.6 | 2 |
3号 | 2.2 | 0.7 | 3.1 |
4号 | 2.1 | 0.9 | 2.3 |
(3)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该目的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通过计算得知原样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1.75×108个,则稀释倍数是______________。
30、有关植物激素调节中,请回答:
(1)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反过来,称为_________。
(2)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下图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______(填字母)
(4)除了生长素,其他植物激素还包括赤霉素、脱落酸、_________、_________等。
31、大气CO2浓度升高、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都影响着光合作用,科研人员模拟了2050年的大气CO2浓度和温度,研究现实环境(对照)、高温、高CO2浓度、高温且CO2浓度4种条件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得到了图乙所示的结果,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
(1)图甲中字母D表示________,G表示________。
(2)阶段II包括①、②两个关键步骤,②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突然停止植物的光照,则①、②中最先受影响的是________。
(3)图甲中的“色素”能从水中夺取e,对该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呈黄绿色,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B.呈黄绿色,只吸收蓝紫光
C.呈蓝绿色,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D.呈蓝绿色,只吸收蓝紫光
(4)由图乙可知,晴天的净光合速率普遍比阴天高,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乙,描述晴天时不同实验处理下水稻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为某家族甲(相关基因为B、b)、乙(相关基因为D、d)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Ⅱ—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无甲病致病基因。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和Ⅲ-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
(3)调査发现,人群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10000。若Ⅲ-3与一位不患乙病的女性结婚生育—个儿子,该儿子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4)若Ⅲ-2与Ⅲ-4婚配,生下一个两病兼患女儿的概率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