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澳门2025届高二生物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产热速率往往大于散热速率

    D.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以增加产热

  • 2、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如下,下列方法和结论的组合中可以完成探究任务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十结论①②

    B.方法1+结论③④

    C.方法2+结论③④

    D.方法2+结论①②

  • 3、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10~12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

    B.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为此环境下的 K 值

    C.蝗灾发展期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应尽早防治

    D.前 18个月沙漠蝗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近似“S”形

  • 4、褪黑素是由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褪黑素作用的细胞只有下丘脑细胞

  • 5、副交感神经在调节心脏跳动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和原理,实验小组取 4 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 A1 和 A2 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 和 B2 剔除副交感神经,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刺激 A1 的副交感神经,从 A1 的营养

    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1 的营养液中

    B1 心脏跳动变慢

    “?”

    B2 心脏正常跳动

    A.副交感神经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B.该实验证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

    C.配置的营养液在成分及理化性质上要与健康蛙心肌细胞液相同

    D.“?”处应是“刺激 A2 的副交感神经,从 A2 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2 的营养液中”

  • 6、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得到脊蛙,研究人员利用脊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质量分数为0.5%H2SO4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4:先用质量分数为5%H2SO4溶液刺激脊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质量分数为0.5%HSO4溶液刺激同一部位,观察不到屈反射。

    下列关于系列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

    B.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C.实验3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神经中枢被破坏

    D.实验4较高浓度的H2SO4溶液破坏了趾尖的感受器

  • 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激素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而神经调节不存在分级调节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S区

  • 8、烟草等植物遭到天蛾等害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为探究茉莉酸的抗虫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如表所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处理方法

    检测

    实验一

    实验组

    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未着卵的烟草

    检测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

    对照组

    取等量未着卵的烟草,但不做处理

    实验二

    实验组

    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

    检测烟草上天蛾卵的被捕食量

    对照组

    取等量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但不做处理

    A.烟草等植物的抗虫反应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烟草通过茉莉酸传递信息,该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茉莉酸可以降低天蛾的着卵量和天蛾卵天敌数目

    D.利用茉莉酸防治天蛾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 9、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生物之间存在原始合作的关系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体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0、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封闭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B.甲种群呈“S”形增长,乙种群呈“J”形增长

    C.若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M,则t1时乙种群的数量为M/2

    D.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 1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C.分解者也可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

    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 12、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 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 值-种群数量)/K 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S4点之后

    B.种群的年龄组成在 S2点时是增长型,在 S4 点时是衰退型

    C.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将捕获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S3

    D.(K 值-种群数量)/K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 13、各种植物激素共同参与植物对环境的反应,在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矮化植物时,需要摘除顶芽的目的是促进侧芽生长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C.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D.乙烯在植物体各部位合成,可促进果实成熟还能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 14、2023年4月,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原位肝细胞癌(HCC)模型,并发现采用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A)治疗小鼠原位肝细胞癌、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癌细胞

    B.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C.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且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与对照组(HCC组)相比,3-HAA治疗组的肿瘤生长缓慢

  • 15、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错误的叙述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蚜虫和鱼类的种群密度

    C.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来估算种群密度

    D.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可对保护区内的东北豹进行逐个计数

  • 16、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

    C.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D.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C.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

    D.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

  • 18、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产生都与离子有关,下列有关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静息状态下,K+分别主要分布膜外

    B.静息状态下,K+外流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从产生动作电位到恢复静息状态与K+和Na+跨膜运输都有关

    D.若将神经纤维放在较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静息电位峰值会升高

  • 19、如图表示H3N2(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相关细胞发生的变化,图中甲、乙、丙表示细胞或物质,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B.靶细胞参与丙的活化过程,当H3N2被消灭后,丙的功能受到抑制

    C.浆细胞识别再次侵入人体的H3N2后会产生大量的抗体

    D.H3N2感染者康复后,其血浆中的乙还可结合其他病毒

  • 20、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该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若该激素为雌性激素,它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DNA

  • 21、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低于这种强度的刺激叫阈下刺激。阈下刺激可引起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开放和Na+内流,这种局部细胞膜轻微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反应。两个以上的局部反应互相接近叠加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阈电位指能促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A.兴奋的产生机制是Na+通道开放导致Na+通过主动运输内流

    B.阈下刺激,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C.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神经细胞膜内侧为参照,并将内侧定义为0mV

    D.不同强度的阈下刺激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局部反应

  • 22、农谚是劳动人民积累的农耕经验的生动概括。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菜花黄,蜂闹房”体现消费者对农作物传粉的作用

    B.“氮长枝条磷长籽”体现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对无机盐的需求不同

    C.“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担”体现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D.“向阳瓜果格外甜”体现光照对农作物制造有机物的影响

  • 23、内环境稳态需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选择靶细胞,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

    B.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9℃,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人体感染某种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瓣膜,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D.运动员大量流汗后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参与了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

  • 24、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并进行光合作用

    B.草原上的耐寒多年生草本植物往往叶片肥大,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C.森林中的林下植物多为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颜色深,能利用较弱的光照

    D.荒漠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生物群落物种少,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为东北草原上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比较图(虚线为Nt+1=Nt):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能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田鼠的寿命一般只有两年,但全年均可繁殖,条件适宜时每天以指数形式激增,是图2中____对策生物。该对策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但最终种群数量会呈“____”型增长曲线增长。

    (2)若用Nt=N0·λt(Nt代表t天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田鼠数量)表示田鼠迁入草原初期的数量变化,假设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30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3)图中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略高于或低于____(填“X”或“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曲线在X点和S点之间时,种群的出生率____死亡率(填“>”或“=”或“<”)。

    (4)辽宁多地实施“退养还草”生态工程,根据不同物种在草地群落中的____的差异,适时补种适宜的物种,以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沈阳浑河两岸景色宜人,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

  • 26、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已知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   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 ,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

    3如果实验结果为   ,则可以说明该化学物质仅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有阻断作用。

     

  • 27、草甘膦的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农作物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1)将图1的DNA用Hind、BamH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

    (2)假设图1中质粒原来BamH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的碱基序列,现用Bcl和Hind切割质粒,则该图1中的DNA右侧还能选择BamH进行切割,并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______ 请说明理由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   )

    A.既能被BamH也能被Hind切开  

    B.能被BamH但不能被Hind切开

    C.既不能被BamH也不能被Hind切开 

    D.能被Hind但不能被BamH切开

    (4)要想检测导入的EPSPS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   方法进行检测。

     

  • 28、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层细胞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用箭头把三者链接起来____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氧气、营养物质等明显____,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明显____

  • 29、如图为小肠绒毛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________,从12所经过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__

    2)氨基酸被吸收到[  ________中,脂质物质主要是进入[  ________

    3)图中可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 30、在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中,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向甲烧杯中加入25mL清水、向乙烧杯中加入25mL缓冲液、向丙烧杯中加入25mL血浆“?”分别向三只烧杯中滴加5 mL 0.1mol/LHCl、摇匀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下图为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有关。

    2)实验步骤中“?”处所缺的步骤为________

    3)实验中甲组和乙组起________作用。通过曲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

  • 31、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对一苹果园开展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4、5月苹果开花时,会引来蜜蜂采蜜。花的颜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花的气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蜜蜂向同伴振翅飞舞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蜜蜂采蜜的同时会帮助苹果花传粉,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流入该苹果园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投入的能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进行田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

    (3)该果园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下图,那么甲、乙、丙分别是___(填序号)①树②鸟③虫。若乙所获得的能量3/4来自于甲,1/4来自于丙,则乙每增长10g,至少需要消耗甲______g。图中昆虫粪便中的能量_____(“属于”或“不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因每一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消耗,故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___越少,但其体内积累的不易降解的有毒物质越______(“多”或“少”)。

  • 32、科研人员分别测试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乙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ppm;当乙的浓度在5—2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是___________

    (2)在20—5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甲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乙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甲在5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与乙在2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相同,该现象表明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甲与乙对莴苣幼根的生长具有相似的影响,其共同点是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相关的实验思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