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2、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第三年,禁渔效果显著,宜宾三江口再现“鸟翔鱼跃”奇观,市民戏称“野生鱼都被大家喂成宠物鱼”。其中对江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1800头,2012年约1045头,2017年约1012头,2022年约1249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市民投喂对江豚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可利用声音记录仪对江豚种群数量进行精确地监测
C.由调查数据推测,江豚种群数量会随着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持续上升
D.“鸟翔鱼跃”奇观吸引游客“打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雌虾求偶期间,会将尿液射向雄虾,尿的“味道”越大,越能吸引配偶。小龙虾求偶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生物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
4、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受到低频率低强度的电刺激,可增加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
B.电刺激使交感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由正变为负
C.肾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只受神经调节
5、2023年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17岁的黄雨婷夺得冠军,26日她也成为本次亚运会的首位“三冠王”。她10岁入选区少体校射击步枪队,启蒙教练林克寒回忆,“我们当时选黄雨婷,觉得她的协调性与稳定性都比较好”。人体运动的协调性主要与脑的( )有关。
A.大脑
B.小脑
C.下丘脑
D.脑干
6、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B.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不能用样方法
C.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D.为方便调查统计,不论什么植物,样方大小最好都选择1m左右
7、蛙类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传入神经纤维与传出神经纤维的粗细不一样,局部麻醉药对细的神经纤维比粗的起效快。实验人员准备了脊蛙,将麻醉药处理其中一侧腿的坐骨神经,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刺激其左腿和右腿感受器,观察刺激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用药前 | 用药后5min | 用药后10min | 用药后15min | ||||
| 左腿 | 右腿 | 左腿 | 右腿 | 左腿 | 右腿 | 左腿 | 右腿 |
刺激左腿 | + | + | + | + | - | - | - | - |
刺激右腿 | + | + | + | + | + | + | + | + |
注:“+”有缩腿反应,“-”无缩腿反应
A.脊蛙用药前神经传导通路正常
B.局部麻醉药的用药位置在左腿坐骨神经
C.用药后10min,左腿的传入神经纤维已经被麻醉
D.蛙类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比传出神经纤维粗
8、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能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有呼吸中枢等多个调节中枢
9、航天育种指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等因素对植物进行诱变,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10、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11、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一定技术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③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对MT基因进行扩增
B.过程④中携带有目的基因的Ti质粒进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C.转基因产品即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D.观察测定烟草是否表现出MT等蛋白并稳定遗传,是判断转基因成功的直接证据。
12、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B.如果控制人体节律的神经中枢发生病变,可能影响人体渗透压平衡
C.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不会在肝脏、胰脏等组织细胞中存在
D.生命活动内在节律性被破坏,人体的血糖平衡可能受影响
13、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C.若该器官为性腺,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D.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1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脊髓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可支配躯体的运动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不受意识支配
15、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16、下列均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解旋酶、载体蛋白
B.抗利尿激素、O2
C.血浆蛋白、尿素
D.HCO3-、细胞因子
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人体血浆蛋白显著降低时,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增多
B.大量流汗后,如果及时大量饮用纯净水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18、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及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梗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幼虫的粪便)、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达到鱼、蚕、桑兼收的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流经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桑树同化量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蚕沙流向分解者
D.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19、种群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自然种群中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一定持续下降
C.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可能有差异
20、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在内环境中分解为乳酸
B.病人可通过口服补充碱制剂与胰岛素
C.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脏、肌肉,促进糖原的合成
D.乳酸中毒症状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21、自然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一般为“S”型。下列关于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池塘中鲤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2时,单次捕捞量最大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C.种群的K值是指理想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
22、有些人的牙齿遇到寒冷刺激时会有刺痛感,据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成牙本质细胞中TRCP5基因过量表达有关。寒冷刺激时,TRCP5蛋白会引起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神经产生兴奋,进而引起疼痛。临床上丁香油可用于治疗牙疼。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钙离子通道的开关过程,会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不需要消耗能量
B.寒冷刺激引起刺痛感觉时,需要以大脑皮层为中枢的完整反射弧的参与
C.临床上丁香油用以治疗牙疼的原理可能是促进了TRCP5蛋白的形成
D.牙疼是因为牙本质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开放,Ca2+大量内流使膜两侧电位状态改变
2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B.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C.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只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D.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不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24、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间关系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调查东北豹和珙桐的种群密度,则可分别采用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随乙减小而增大
C.有的种群不完全具有甲、乙、丙、丁四种数量特征
D.某种群的特征甲逐渐增加,可判断种群特征丙是增长型
25、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图1和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图2和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2和4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___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_______________
26、如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 C 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用 E、D 和箭头表示)。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细 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剪断 A 处,刺激某处,出 现肌肉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 (填“是”或“不是”)反射。
(2)当兴奋到达乙图结构的③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_________。
(3)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图乙的⑤传到的③原因是:_______。
27、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图中,甲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乙表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甲图所示过程主要体现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图中细胞②是________,该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产生________,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的功能。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传至________,引起口渴感。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生长激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_。
28、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 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 ,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 天.
29、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EF段 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
(2)F点的含义是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 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光照下释放O2(mg/h) | 9.67 | 14.67 | 19.67 | 21.67 | 19.33 |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① _;② .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分组控制温度, (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光照6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30、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 (填字母)内存在着 等离子.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 .
(4)A液与B液相比,A液中不含 .
(5)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 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3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 ”上填文字)
(1)a、d、f分别表示________;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2)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为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至少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 ]____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 ]______。
(4)内环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高温淀粉酶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酶。为了研究高温淀粉酶的特性,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获得了如图所示的曲线。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80最大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测其残余酶活性得到的酶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催化淀粉水解的原理是_________。
(2)在获取图中数据时,先要测定酶的活性,酶活性可以用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
(3)获得曲线①数据的实验中,各组实验的pH的控制要求是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
(4)获得曲线②的实验中,如果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时间不是足够长,对测得的数据影响不大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测残余酶活性时,温度应该设定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工业生产上应用高温淀粉酶时,反应温度最好设定为_________。
A. 40℃~50℃ B. 50℃~60℃ C. 60℃~ 70℃ D. 70℃~ 80℃